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升五脏保健要穴(三)

(2024-11-12 14:08:36)
标签:

健康

健康指南

经络是中医学的一大发现与发明,是与西医神经血管淋巴三大管道系统相关联又自成体系的人体网络系统,内连脏腑、外连四肢百骸、运行气血与生命元气。穴位是五脏经气的出入门户,针灸穴位或按摩穴位,可以调节五脏功能。

3.健脾穴

脾俞:

位置:背部第11胸椎骨两侧约2寸(两指幅宽)处。按摩方法:向下浅按约0.3~0.5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功效:可疏通脾脏之气,增强消化功能,补益气血虚弱;经常按摩可预防感冒、止血、防止腹泻、增加调节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要穴,尤其适用于大病后的复元调养。

中脘:

位置:肚脐上方约4寸处。按摩方法:向下深按约1.2~1.7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功效:可强化肠胃消化机能,治疗慢性胃炎与消化不良,对冠心病心气不舒引起的胸腹气闷也有疗效。

京门:

位置:向上举起手臂,在身体侧边肋骨的最下缘处。按摩方法:向下浅按约0.5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功效:可增强脾肾元气,促进腰部、腹部与背部间气的流畅,对腹腔脏器慢性疾病引起的腹部胀满不适,具有良好疗效。

商丘:

位置:足踝内侧前缘直线与足踝内侧下缘横线交会处。按摩方法:向下浅按约0.2~0.3寸,按压5秒,会有酸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一共按压20次。功效:可健脾利湿、通调中气。适用于有腹胀、便秘、肠鸣、泄泻、黄疸或消化不良等情况;缓解足踝疼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