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二)

标签:
健康健康指南 |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前的预防,
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致病的危险因素,
从而达到使脑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
而二级预防是指得病后如何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
PART 6
治疗颈动脉狭窄
国外有研究发现,65岁以上人群中有7%的男性和5%的女性颈动脉狭窄在50%以上,分别有1.2%和1.1%的患者颈动脉狭窄达75%~99%,70岁以上老人有4%的患者颈动脉狭窄超过了75%。总的来说,45%的同侧无症状狭窄而对侧有症状狭窄的同侧脑卒中,是因为腔隙性梗死或心源性栓塞。因此,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应主动查找狭窄病因,采取早期干预。
PART 7
适度运动
经常运动者患脑卒中的概率明显减少。据统计,40岁以上的男性积极运动比不活动的同龄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低30%。运动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弹性,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脑的血流量。运动能够扩张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的聚集性,从而减少血栓形成。运动可以促进脂质代谢,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可以预防动脉硬化。每天快走30分钟,脑卒中发生的概率可降低30%。快走是指在12分钟内需走完1公里的距离。坚持每天适度的体力活动,每次活动的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
PART 8
肥胖者易发生脑卒中
肥胖可通过升高血压间接影响脑卒中的发生。研究证实,肥胖对血压的影响很大,降低体重可减少患高血压的危险。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3倍。肥胖也易引起脑卒中,因此,肥胖者一定要积极控制体重。
PART 9
戒烟
吸烟可增高脑卒中的风险,特别是容易引发脑血管堵塞。长期、大量吸烟可使脑血管舒缩功能降低,并加速动脉血管硬化而增加脑卒中的危险。因此,劝吸烟者戒烟是减少发生脑卒中的有效措施之一。
PART 10
饮酒者要注意控制量
无论一次醉酒或长期大量饮酒,都会增加脑出血的机会。每天少量饮酒不超过30克,对心脑血管可能有保护作用。而每天饮酒的酒精含量超过60克时,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明显增加。酒精可通过升高血压、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心律失常、降低脑血流量等引起脑卒中。
PART 11
饮食营养合理
要养成低盐饮食和吃蔬菜水果的习惯,每天增加1盘蔬菜和水果大约可使脑卒中的危险降低6%。要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避免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另外,北方居民食盐的摄入量较高,可使血压升高并促进动脉硬化形成,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