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保证运动的安全性

(2023-01-30 10:18:51)
标签:

健康

健康指南

保证运动安全是十分重要的,要掌握一些防范运动风险的基本原则。如果患有心血管或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人,在运动中风险最大。比如上楼梯走得快了就感觉胸闷气短、脖子发紧,这实际是心肌缺血的表现。还有一些人具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吸烟、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肥胖等,也是有风险的。对于没有疾病的人,要看有没有症状。有的人一大早出去运动出现牙疼,这也可能是心绞痛的不典型表现;对于血压、血脂、空腹血糖、体重、身体成分、心电图、吸烟、不运动等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危险因素越多,运动风险越大,反之越小。

运动前要了解自己
01

做运动前,为自己准备一份体力活动问卷,来确定自己运动风险的高低。比如医生是否告诉过你仅能参加医生推荐的体力活动?是否告诉过你患有心脏病?是否告诉过你血压超过180/110mmHg?近6个月来,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有严重胸痛或严重憋气感觉?近6个月来,当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曾因头晕失去平衡或跌倒、发生晕厥?是否因体力活动或运动加重骨关节疼痛或功能障碍?如果这些都没有,那运动风险就会很低。

选择合适的运动量
02

明确运动风险后,就要选择控制运动量了。患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人风险最大,需要在医生或康复专业人员指导下运动。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有较大风险,可以从事中低等强度运动,或已经习惯了的运动。每次连续运动时间应控制在10 ~30分钟内。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应从中低强度开始运动,循序渐进,加强自我监督。健康的人进行中等至较大强度运动是安全的,每次连续运动的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

运动过程中做好自我监督
03

运动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机能状态,可以加强运动中的一些自我监督。比如运动前有没有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这是防止运动风险的重要措施。运动前和运动中都不要吸烟,吸烟会升高血压10mmHg,并使心率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再采用原有的运动强度,无形中就加大了负荷。运动中有异常情况出现时要及时停止运动。运动当中我们还要注意血糖异常的防范,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的人,运动效果会非常好,但要选对时间和运动量,对于可进行运动的糖尿病患者,最好在餐后一小时运动,持续时间为30分钟,最长不要超过1小时。这样可以把血糖峰值降下来,而且不容易出现低血糖的问题。另外不要让运动和胰岛素的降糖作用重叠。比如可以将胰岛素打在肌肉不发达的部位,如腹部。

关于损伤风险的防范
04

常见的损伤包括关节扭伤,其原因一是准备活动不足,二是场地的问题。肌肉拉伤是准备活动不足或者用力过猛造成的。骨折一般在健身运动中比较少见,跟暴力有关,比如突然被撞倒会发生骨折。还有一种情况,中老年尤其是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用力过猛的话,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也会有压缩性骨折出现,所以动作不要过猛。跌倒与平衡能力有关,也和视力有关,所以要选择光线、环境比较好的地方去运动。

哪些疾病不适宜做运动
05

体温升高的急性疾病(如发烧);各种内脏疾病的急性阶段;有出血倾向的疾病(不是完全不能动,而是运动时间要短,强度要低,避免碰撞);血压和血糖异常升高,心脏功能很差,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和末梢动脉疾病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