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癌症的三大防线(中)——一级预防,防病于未然

标签:
健康健康指南 |
预防为主,是保障人类健康和最终控制、消灭各种疾病最有效、最经济、最符合人们愿望的途径。对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癌症,同样应以预防为主。
二级预防,将隐患消灭于萌芽阶段
二级预防是防治肿瘤的第二道防线,指在特定高风险人群中筛检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病例,从而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目的。其措施包括筛查和干预实验,其目标是防止初发疾病的发展。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时间可以从数年到数十年不等。这一过程的长短,以及最后是否进入癌变期,或变成癌后是否会逆转,尚取决于致癌因素与促癌因素的强弱、内外因素的调节、人体对有害物质的反应、免疫效应的强弱、癌细胞本身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打断其中任何环节,都有可能制止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而二级预防就是要及时有效地切断癌变的进程。
(一)早期发现
1.重视癌症危险信号
2.防癌体检
宫颈癌筛查:宫颈涂片已取得了广泛的认同,是降低宫颈癌死亡率的首选方法。
乳腺癌的筛查:乳腺自检,或对乳房拍片及乳腺超声检查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结直肠癌筛查:大便隐血筛查可发现早期结直肠癌;乙状结肠镜筛查可明显降低其死亡率。
胃癌的筛查:日本是世界上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但治疗效果非常好,主要功劳就在于广泛开展胃癌的内镜筛查,使早期胃癌的发现率超过40%。
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我国林县开展的内镜下碘染色+指示性活检筛查食管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检查发现的食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可采取内镜黏膜切除等微创治疗。
3.治疗癌前病变
4.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监测
(二)早期诊断
除及时就诊外,关键是要找对医院,最好是请有一定水平的专科肿瘤专家诊治。当一次就诊不能明确诊断,而所出现的症状和异常又不能缓解时,要保持与医生的联系,在观察、随访中明确或排除诊断,必要时可到上一级医院复诊。千万不可侥幸等待,结果耽搁了最佳的诊治时机。
(三)早期治疗
要规范化、个体化、科学化地治疗,大部分癌症患者早期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医生应对患者高度负责,务实地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特别是首次治疗方案。而患者更要注意选好医院和医生,千万别出现“有病乱投医”的尴尬局面,这样既劳民伤财,又可能把早期肿瘤耽搁成中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