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常见病的营养治疗策略——胆囊炎和胆石症(21)

标签:
健康健康指南 |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与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其种类和成分不完全相同,临床表现取决于结石是否引起胆道感染、胆道梗阻以及梗阻的部位与程度。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引起的胆囊炎症型疾病。二者常同时存在且互为因果。胆囊炎和胆石症临床上有急、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胆囊炎表现有发热、恶心、呕吐、右上腹部胆囊阵发性剧痛,并放射至右肩及背部,可出现黄疸、食欲减退、腹胀等。常因饱食或食用油腻食物而引发此病。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胆囊炎,严重者可出现胆囊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胆石症主要表现为右肋部绞痛剧烈,服止痛药无效。老年胆石症病人疼痛往往不明显,常以出现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营养治疗原则
急性发作期应禁食,看医生进行治疗,缓解后可进食米汁、藕粉等食物,好转后给予低脂肪饮食。慢性期可供给适量能量,脂肪应严格限制在每日20克以下,后逐渐加至40克以内。胆固醇应每日少于300毫克;蛋白质每日60克,碳水化合物每日300克。多食膳食纤维及维生素A、E、C含量丰富的食物。
宜选择食物
豆制品、鱼虾类、瘦肉、蛋清、芹菜、菠菜、燕麦、荞麦、玉米面、香菇、木耳、番茄。
提示:注意每日饮水量在2500~3000毫升左右,少量多餐,忌食辣椒、咖喱、咖啡、油煎炸食物等刺激性食物,忌食牛奶、洋葱、萝卜、黄豆等易产气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