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常见病的营养治疗策略——骨质疏松症(13)

标签:
健康健康指南 |
骨质疏松是骨质的有机成分生成不足,造成钙盐沉着减少的一种以低骨含量、骨组织结构破坏较多、骨脆性增加、骨折发生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如果人体摄入的钙、磷、蛋白质量不足,或氟、镁、锌缺乏,都会引发骨质疏松。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组织逐渐萎缩,骨质变薄,骨髓变宽,腔内脂肪、血管、纤维组织等发生量的变化,加上内分泌、代谢功能减退,蛋白质合成减少等一系列变化,均可造成营养不足,而诱发骨质疏松症。
营养治疗原则
在饮食中添加骨骼所需的营养,应选择含钙、蛋白质高的食品。适当补充维生素D,或增加日光照射及运动量。脾胃功能衰弱的老人,可以选用中药补脾健胃。要保证足够的维生素C。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避免过咸、过甜、过油腻。咖啡因、吸烟、酗酒均会造成钙的流失,应注意节制或戒除。对于老年人来说,即使补充钙也抵不上流失的钙,所以,老年人补钙是一个长时间累积的过程。
宜选择食物
排骨、蛋、豆类及豆制品、虾皮、奶制品、海带、紫菜、乳酪、芹菜、大蒜、葱头、木耳、柑橘等。
提示: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胃内要有充足的维生素D和盐酸。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所以,乳酸钙为老年患者的补钙佳品,勿用骨头汤补钙。
后一篇:压疮护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