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健康,请学会排忧解愁

标签:
健康健康指南 |
要想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必须特别注意排忧解愁。排忧解愁,很有讲究。那么,究竟怎样去排忧解愁呢?
转移排忧法
明代名医陈实功强调:“观花解闷,听曲消愁。”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通过观花、听曲,可以转移人的注意力,收到忘忧、解闷、消愁的效果。
观花,每当心情愁闷之际,漫步于花卉园林,看到那些婀娜多姿、色彩缤纷的花卉,心情随花转移,便觉神清气爽,愁闷顿消。古代相传萱草能助人忘忧,被誉为“忘忧草”,就是因为萱草之花,大而秀丽,气质高雅,令人专注赏花,忧愁自忘。正如宋人梅尧臣所说:“人心与草不相同,安有萱草忧自释?若言忧及自能忘,乃是人心为物易。”
听曲,欣赏轻快优雅的乐曲,心情随曲转移,也能收到忘忧解愁的效果。
参加体育运动,更是转移排忧的良方,无论跑步、打球,还是做操、练拳,都能使积聚的不良情绪随着肢体的活动而烟消云散。
至于“杜康能散闷”“借酒以消愁”则不可取。愁闷之际,最忌“喝闷酒”“闭门独自忧”。俗话说得好:“闭门忧思忧更忧,借酒浇愁愁更愁。”
倾诉排忧法
愁闷之际,不仅要向家中的亲人诉说,还应开门请友,出门访友,向友倾诉,以“诉”吐“忧”。这是因为,愁闷之际,犹如石压胸中,越压越重,只有面对知己,尽情倾诉,才能逐渐轻松。
日本的心理学家对5700多名妇女进行调查后发现,大多数妇女常常向丈夫和好友倾诉内心的烦恼和痛苦,借以减轻精神上的压力,消除思想上的苦闷,从而赢得了身心健康。许多妇女在倾诉的过程中,每到动情之处,常常泪水涟涟,甚至放声大哭,随着泪水和哭声,满腹的忧愤和苦闷也就通通发泄出去,重新获得心理上的平衡。而许多男士常把忧愤憋在心中,把苦闷埋在肚里,为了显示自己的阳刚和坚强,更是“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样一来,忧愤情绪得不到宣泄,精神压力得不到消减,这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所以无论男士女士,遇到不顺心的事,都应向亲朋好友倾诉,把心里的不快倒出来,心情也就随之好起来,亲友的开导还能帮助自己解开心里的疙瘩。这种宣泄和疏导就是排解忧愁的妙法。
奋发排忧法
转移排忧和倾诉排忧,对于一时的忧愁确有立竿见影之效。但对于经常多愁善感的人,单靠这类方法,则难取良效。
对于经常多愁善感的人还要学会以“奋”排“忧”。就是要以奋进的姿态面对人生,多从积极方面看人看事,注意培养豁达的性格,增强生活的情趣,逐渐排除忧愁的烦扰。只有保持奋进的生活态度,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化忧为乐。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说得好:“人生在世,不为个人私利操劳所累,把自己的志向同革命的事业融合在一起,他的心胸就会宏大起来,精神就会充实起来,心情自然可以乐观,情绪自然就会昂奋。”
最后还要特别强调一点,排忧解愁的治本之法,就是要学会“心宽”。顺其自然天地宽,退后一步心自宽,知足常乐心常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