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除误解,科学使用安眠药

(2020-06-19 15:30:53)
标签:

健康

健康指南

失眠困扰不少老年人的一个常见现象,有些老年人选择服用安眠药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也有很多人出于对安眠药的误解而并未使用,一直忍受着失眠带来的痛苦。专家指出,患者只要消除对安眠药物的种种误解,做到科学合理服药,一定可以逐渐改善睡眠,恢复身心健康。

误解一:安眠药能治所有失眠

实际上,只有单纯性失眠才适合用安眠药。这类失眠即原发性失眠,指没有合并其他身心疾病(如冠心病、抑郁症等)导致的失眠。如果失眠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导致日常生活质量下降时,应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选用合适的安眠药,对于躯体疾病导致的失眠问题,则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误解二:吃安眠药一定会上瘾

安眠药确实可能引起药物依赖,但多是由于滥用引起。一些中重度失眠患者,必须通过安眠药才能有效缓解症状,一般遵医嘱很少出现依赖。但如果患者因为失眠困扰产生的急迫感,而自行增加药物用量,如第1天吃1片,第2天吃2片,第3天加到3片,就容易出现依赖。此外,老年人可采用交替使用几种安眠药的方法,以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误解三:服用剂量不用调整

无论什么药物,服用剂量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使用安眠药应本着“最短疗程、最小剂量”的原则,即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疗效调整。一般连续用安眠药不会超过3~4周,如果失眠控制较好,应遵医嘱逐渐减量或停用;如果服药感觉无效,则要去医院复诊,请医生来明确问题,调整用药。

对于长期用药的老年失眠患者,不能骤然停药或强行撤药,坚持小剂量使用安眠药是很有必要的。如需停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有步骤地慢速逐渐递减剂量,以防反跳(症状反复甚至加重)。如将药物分开吃,或减少夜间用药;开始时一般每1周或2周减少1次;持续治疗停止后,可再间歇用药一段时间。整个停药过程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之久,且需根据病情弹性调整。

误解四:长效安眠药更好

根据作用时间,安眠药可分为三类:短效(0.5~3小时);中效(6~8小时)和长效(12~15小时)。并非所有人都需要服用长效安眠药。短效安眠药适合入睡困难的患者,而中效安眠药适合睡眠质量差、夜间易醒的患者,长效安眠药可以缓解容易早醒的症状。其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慎用安眠药。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起效快、维持时间短、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较小的药物,如唑吡坦。如果服用的种类、剂量不对,可能引起呼吸抑制,甚至威胁生命。

误解五:烟酒不影响安眠药作用

烟草会减弱安眠药效果,酒精可能增大其副作用,甚至引起中毒。研究表明,酒精进入人体后,刚开始对中枢神经起兴奋作用,之后起抑制作用,可能出现嗜睡等症状。安眠药对大脑有抑制的作用,若饮酒后服用安眠药,可能产生双重抑制作用,使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因此,患者在服用安眠药前后12小时内,应禁止饮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