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三结合养生经

(2019-12-03 11:22:21)
标签:

健康

健康指南


我今年已83岁,思维清晰、生活自理,还能与多种慢性病和平共处。能有今天,我要衷心感谢《健康指南》杂志对我的启迪和指引。下面我结合个人实践,谈谈耄耋老人的养生经。

一、药食结合,以食为主

我患有慢性肠炎、慢阻肺、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为了配合医生治疗,我更注重饮食疗法。我根据自学的中医药知识,再结合我脾肾阳虚的体质,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熬成汁,然后再配上药食两用的炒薏仁、茯苓、莲子、枸杞、白扁豆、芡实、百合,再加上核桃、黑木耳等,煮熟后搅拌机打成羹后食用。既有健补脾胃、涩肠的功能,又对呼吸疾患止咳化痰平喘有一定辅助作用。

有人说最好的医生是医生,又有人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我认为都有道理。当病情处于活动期,就要及时就医,对症治疗,这时最好的医生是医生;但病情处于缓解期,要延缓病情发展,自己就要掌握一定医药保健知识进行调养,从这方面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所以应当辨证看,务实办。

二、动静结合,以静为主

适应自然规律、针对自身特点,科学地、留有余地进行动静结合以静为主的锻炼,对身体大有补益。

每天旭日初升,我就在长江边先步行20分钟,然后用弹簧锤对手、足进行敲打,重点敲打手三里、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同时干梳头、揉耳、揉印堂等约10分钟。然后打24式简化太极拳2遍。每天早晨我还用磁场效应治疗仪对承山、委中、环跳、命门、神阙诸穴进行温烤,同时做腹式呼吸、气沉丹田的静养功。晚上睡觉前,在电动按摩椅上对膀脘经两旁的俞穴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按摩15分钟。这样,真正作到动静结合,以静为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三、身心结合,以心为主

高龄老人,由于空巢、独居、丧偶、多病缠身,外出游玩交友受限,抵御寒暑能力差,给老人的心情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人的心情不好,则锻炼疲惫乏力、食之无味、腹胀纳呆。我的做法是:首先,生活要充实但绝不紧张。上午9:00~10:30,是我写作的黄金时间,时间不长,一旦感到身体不适或稍累,则马上停笔。既没有压力,又让大脑得到锻炼。下午3:00~4:30,是我的阅读时间,除浏览一下报刊外,多选读一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文章和书画。每月一期的《健康指南》及央视播出的《健康之路》、《央广健康》我都认真研读细看,并做摘记,争做一个健康明白的老人。

其次,休闲而不感空虚。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每当夜晚,我来到长江边欣赏夜景。一边从小收音机中听袁阔成的评书、候宝林的相声,一边用保健锤敲打手三里,足三里等穴位,愉快地渡过美好的夜晚。

再次,广交朋友。在母亲言传身教下,我一生秉承与人为善,以诚待人。从20年代出生到80年代出生的人群中,我都有推心置腹的友人,从中体会到朋友间相互关爱和相互鼓励、相互敬重的美好,这让我远离了所谓的孤单、寂寞,使我的内心充满了暖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如何消除口臭
后一篇:合理选择药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