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并发症筛查:糖友,您做了吗?

(2019-09-02 11:13:27)
标签:

健康

健康指南


临床实践证明

糖尿病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糖尿病病死率高达43%

其中80%死于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

如心脑血管、神经系统、肾脏、眼、口腔、皮肤等

因此

进行并发症的筛查是糖尿病患者不可忽视的必要手段

那么

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哪些并发症筛查呢

对糖尿病心血管病的筛查

需要筛查普通心电图、心脏超声。必要时可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有无心功能不全。对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危险因素也要进行筛查,项目包括:血糖(包括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血压、体重指数(正常不超过24)及腹围(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尿酸、电解质、血流变等等,明确是否有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等。

对糖尿病眼底病的筛查

糖尿病并发眼病的筛查主要是检查视力、晶状体及眼底。对于眼底病变可疑者或有增殖前期、增殖期视网膜病变者,应进一步做眼底荧光造影。

对糖尿病肾病的筛查

可做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或随机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尿常规、血肌酐和尿素氮测定、肾脏B超等检查。需要注意的是,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通常只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正常人<30mg/24h)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正常值<30mg/g)增高,而尿常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正常,随着病情的进展,后者才开始出现异常。

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

主要包括“植物神经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通过测量病人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以及“立、卧位血压”,如果病人静息状态下心率超过90次/分钟,或有体位性低血压(诊断标准是:患者由平卧位变为直立位后3分钟内收缩期下降幅度≥20mmHg,或舒张压下降幅度≥10mmHg),说明病人存在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对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主要通过检查四肢腱反射、尼龙丝触觉或者音叉振动觉以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痛觉阈值测定等方法来判断。

对糖尿病足的筛查

询问患者有无手足麻木、疼痛、蚁行等感觉异常;检查足部外观和动脉搏动情况,看看有无足部畸形、皮肤色泽、有无胼胝、破损及溃疡,有无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等情况。疑有下肢缺血者,可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踝肱指数”(正常值应大于0.9。若小于0.9,则表示下肢动脉血管有硬化;若小于0.6,则表示下肢血管病变比较严重。)

对糖尿病口腔病变的筛查

检查有无蛀牙、牙龈炎、牙周脓肿、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口角炎、口腔霉菌感染、腭部炎症等等。

对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筛查

对于那些情绪低落、对任何事物都毫无兴趣、整日无精打采、少言寡语、茶饭不思的糖尿病患者,要警惕是否患有抑郁症,通过专门的心理测试,即可明确诊断。

其他疾病的筛查

无脂肪肝、肺部感染、肺结核或其他伴随疾病的筛查,可以做胸片、腹部B超等检查。完成并发症筛查后,对于无并发症的患者,原则上,2型糖尿病患者应每年筛查1次。1型糖尿病患者如首次筛查正常,3~5年后应每年筛查1次。对于已有并发症者,则视情况进一步检查或决定复查时间,同时更有针对性地加强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