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情绪有三招
(2019-07-15 08:49:48)
标签:
健康健康指南 |
有一份调查显示
在60~70岁的老年人中
30%的人有孤独感
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
59%的人有孤独感
孤独感使他们
情绪抑郁
神情沮丧
这种情绪如若得不到及时地有效调节
身心健康就是一句空话
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呢?
一、换个角度想问题
对于忧乐,每个人所持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人忧中取乐,游于物外而无往不乐;有的人乐中生忧,游于物内而无往不忧。前一种人忧而不知其忧,忧愁中反而活得洒脱、愉快、健康;后一种人乐而不知其乐,快乐中反而活得烦恼、痛苦、伤心。
面对生活中可能引起消极情绪的事件,老年人千万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固着于一点上,不能将思维固定在一个框框里,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认知角度,调整到新的角度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跳出心理误区,摆脱消极情绪,“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例如:退休——再没有人强迫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情了;丧失功名利禄——一无所有的人是最安全的,不用再担心会失去什么;患病——接受生命的洗礼或不花学费的医务
进修;愤怒——为什么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年老——享受生活最多的人;行动缓慢——慢工出细活;家务活——活动筋骨连带做家务,高效率地生活;儿女不在身边,二老独处——重温新婚的甜蜜。
二、寻找新的生活起点
法国文学家雨果说:“无所事事会造成老年人的不幸”。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在生活中有所追求时,这种追求可以使人产生开朗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调动起机体中蕴藏着的巨大潜能,以调整、替代、补偿等方式,修补肌体内各种失调或衰老,使得细胞和组织重新获得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美国教育家卡耐基有句名言:“如果想要快乐,就给自己立个目标,使它支配自己的思想,释放自己的活力,并鼓舞自己的希望。快乐就在你心里。”
美国有一个“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团”,参加者全部都是退休老人,他们自愿以自己在管理方面的专长和经验帮助青年人创业,帮助那些陷于困境的或面临事业危机的青年人。他们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喜欢”,每当有人求助于他们时,他们都感到非常高兴,感到“正在经历一场才能和经验的挑战,这时,血液流得更快了,生活也更具有深刻的意义。”工作带来了丰富且充实的生活,也赋予他们愉快的情绪和健康的体魄。
三、在运动中活跃身心
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运动,愉快的情绪也依赖运动。健康的精神必然寓于健全的身体。在分别对中国和日本长寿地区进行调查后发现,生活在长寿地区的人,最大的特点是自幼起就一直参加农业劳动,7、80岁甚至90岁高龄的老年人仍然每日下田干活,年年月月,风风雨雨,从不间断。劳动使他们筋骨强健,腿脚灵便,动作敏捷。同时,劳动提供了人们交往的机会。在劳动中,人们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彼此宽慰,排解忧虑烦愁,从而使这些老年人经常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乐观开朗。运动是生命的源泉,是情绪健康的保证。愉快的本质是健康,而健康则来自于科学客观的认知、现实主义的生活态度、明确的生活目标以及强健体魄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