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病人需防中风
(2019-01-31 10:41:46)
标签:
健康健康指南 |
我国有约一千万的房颤患者,房颤病人的中风率比普通人高5倍。在所有的缺血性中风病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脑血栓病人中,约有两成是房颤造成的。
如何发现“房颤”?
专家建议:75岁以上,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心血管病的老人,可做一个心脏彩超、心电图或24小时心电图,来筛查房颤。
房颤中风,更快更重
一般的中风发病相对较慢,多是指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等引起的中风。而房颤引发的中风往往更快,有时病人正说着话,胳膊、腿就不会动了。房颤病人一旦中风,最好进行“抗凝”治疗,也就是阻止心房中血液凝集成血块,来预防中风发生。如果发生中风,最可靠的就是在4~6个小时的黄金抢救时间内溶栓。
坚持“抗凝”,预防中风
长期以来,预防房颤引发的中风使用的抗凝药物是华法林。不过华法林需定期监测凝血指标,以调整用量,出血风险也较大。目前已有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等,可将房颤病人中风风险减少2/3,除了不用抽血化验和监测凝血,还可减少致命的大出血和脑出血几率。但需要提醒患者的是,一旦经过医生确认需要抗凝治疗,不可随意停药,否则易加大中风风险。
前一篇:护心警惕10个危险信号
后一篇:健肺益寿操提高肺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