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的九个“维修”信号

标签:
健康指南慢性肾病 |
分类: 养生保健 |
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患病率为10.6%,患者约1亿多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也达200余万。与其他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相比,慢性肾脏病表现得更为隐匿,起病时没有明显症状,常常在开始就医时就已经发展成为尿毒症。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肾脏健康,留意它发出的“维修”信号,一旦发现有下列症状就应及早就医。
□
排尿次数增加、尿急及尿痛;
□
尿中带血;
□
尿中泡沫增多;
□
眼睑及下肢水肿;
□
腰腹疼痛而无外伤;
□
高血压;
□
不明原因的贫血;
□
食欲减退,甚至恶心呕吐,而检查胃肠功能正常;
□
夜尿增多。
要预防肾病的发生,平时应该做到:饮食清淡、低盐、多饮水、戒烟、饮酒适量、多运动、控制体重。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滥用药物,如抗菌药、非甾体抗炎镇痛药、肿瘤化疗药、各类血管造影剂、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等,都可能会引起肾损伤。另外,最好每年做一次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等,必要时可做肾活体组织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高血脂、肥胖),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坚持药物治疗;坚持合理饮食(低盐、低糖、低脂、低嘌呤);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尿常规等指标的变化,以防止慢性肾病发生。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指南》(微信号:jkzn1988)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