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喝水也能致癌?这并不是谣言,但有个前提

(2017-09-14 17:30:31)
标签:

健康指南

热饮热食

致癌物

分类: 生活小常识

喝水也能致癌?这并不是谣言,但有个前提
文/子泉


这确实不是标题党,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有这样的警告:

 

温度超过65°C的过烫饮品被列入2A类致癌物(很有可能对人类致癌)名单。


我们东方人的饮食习惯是“趁热吃”,
老妈端了碗鸡汤,让你“趁热喝”;
朋友泡了杯功夫茶,让你“趁热饮”;
全民以不变应万变包治百病的“多喝热水”。

 

但一定别忘补充一句“喝之前,吹一吹”。

 

趁热吃?吃不消。过烫饮食带来的主要风险是对食道的损伤,这可能会增加食道癌变的风险。

 

喝水也能致癌?这并不是谣言,但有个前提
为什么是65℃以上?

 

有关“烫饮致癌”的人群研究证据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南美,在这里,人们有喝马黛茶的习惯,而这些茶往往很热,饮用温度超过了65°C。研究发现,喝很烫的马黛茶与食管癌风险增加相关,而冷的马黛茶则不会产生这样的风险,也有动物实验显示了65°C以上热水的致癌性。

 

我们的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盖着柔软的黏膜。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所以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超过65℃便足以烫伤粘膜。在接触到75℃左右的食物时,娇嫩的黏膜就会有轻度灼伤。幸好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非常丰富,受伤的组织会及时的脱落、增生、修复,所以偶尔一点点的轻伤可以很快恢复。

 

为什么有些人感觉并不烫?

 

简单来说,就是你神经反应迟钝了。

 

喝水也能致癌?这并不是谣言,但有个前提
口腔、食道黏膜在不断的热刺激下,一直重复着上面的修复过程,黏膜也就不停地增生增厚。增厚了的黏膜对热刺激的反应逐渐降低,爱吃烫的人如果还在追求“热腾腾”的感觉。就会陷入一个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要吃烫食的恶性循环。再加上食道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钝,往往受了伤自己也没有察觉到,于是主人的大脑便错误的接收到如此讯息:我们很好,让高温来得更猛烈吧。

 

怎么判断高于65℃?

 

喝水也能致癌?这并不是谣言,但有个前提
我怎么知道我喝的、吃的东西有没有超过65 ℃呢?总不能随时携带温度计吧?

 

给大家一个小实验数据: 刚倒进杯子里的开水,测了下大约是80℃;在室温下放个几分钟,就会降到65℃左右。而像火锅这样含油量较高的,温度降得会稍微慢一点。

 

其实不用拘泥于这个数字,把热饮热食,稍微放一放、凉一凉,用嘴唇抿一抿、试一试,感觉不烫口一般就可以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指南》(微信号:jkzn1988)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