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养生法

标签:
健康指南白露节气养生 |
分类: 养生保健 |
文/古岳
白露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转凉,夜间及早晚的气温降低,正午天气仍很热,是秋天温差最大的时候。古语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便是告诫人们注意早晚温差,夜晚加盖薄被,不要露身而卧。在白露节气,要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病及支气管炎的发生。
1.起居调适
此时秋高气爽,正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大好时光。然而,常有人在旅游期间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发生鼻痒、连续打喷嚏、流清鼻涕、喉咙发痒等,常被误认为受了寒凉,而当作“感冒”治疗。其实这不一定是“感冒”,而可能是“花粉热”。
秋季是藜科、豚草、蓖麻和向日葵等植物开花的时候,过敏体质者容易出现“秋季花粉症”。此节气的养生重点便是加强身体锻炼,注意早晚不要受凉,对过敏性疾病如花粉热、支气管哮喘等做好积极预防。
2.饮食调理
白露节气已开始真正的凉爽,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体质过敏的人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因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海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如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白露时节要预防秋燥,秋燥易伤肺阴,容易耗人津液,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症状。秋季养生重点在养肺,要多喝水,每天至少饮水2000毫升;注意饮食调养,多吃玉米、黄豆、黑豆、萝卜、芝麻、梨等;百合、石斛对缓解秋燥也多有良效。平时多洗澡,使肺与皮肤毛孔气血相通,有便秘者须及时纠正便秘。
3.传统养生功
进入白露,夜间露水凝结较多,是自然界阳消阴长的一个标志。白露时节人体疾病在经络方面多表现在足阳明胃经,主要病症有:发热、汗出、鼻衄、咽喉肿痛、颈肿、脘腹胀满、肠鸣、下肢疼痛等,坚持采用本法锻炼,可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具体方法:每日凌晨7点时,正坐,双手按住膝部,头颈慢慢转向一侧,左右方向各做3~5次,然后牙齿叩动36次,调息吐纳深呼吸,津液咽入丹田9次。可治风气留滞腰背、畏寒发抖、疟疾、多汗、流鼻血、口唇生疮、咽喉肿痛、面色灰暗、恶心呕吐、神疲呵欠等症。
此操可以增强支气管防御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强抗病力,防止感染,可预防和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
具体方法:采用平卧或站立位,有意识地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长1~2倍,吸气用鼻,呼气用口;呼气时口唇紧缩作吹口哨样。同时,可用两手按压上腹部,加强呼气力量,以呼尽肺中残气。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指南》(微信号:jkzn1988)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