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要防脑溢血

标签:
健康指南气温高脑溢血 |
分类: 养生保健 |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发病主要与脑血管病,即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老化等密切相关。
脑溢血夏季多发
脑溢血在夏季高温时最为多发。气温升高会导致出汗增多、血液变得黏稠、血管阻力加大、心率加快,造成脑部小动脉壁压力增大。而且,燥热的外界环境所引发的烦躁不安和情绪不稳定,以及老年人中枢神经对缺水反应不灵敏等,都会影响患者休息、进食和饮水,导致血压调控功能减弱,促使血压经常处于病发前的较高临界水平。一旦遭遇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过度等因素,就会令原本较好的血压进一步急剧上升,引发脑溢血。
脑溢血有哪些警示信号?
脑溢血起病急,患者平时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所以患者及其家属要留意一些“警示信号”,比如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吐字含糊不清、听不懂别人说话、暂时性视物模糊,以后可自行恢复,或出现失明、突然感到头晕、站立不稳甚至晕倒。
时间就是生命
脑溢血往往在白天的活动中骤然起病,发病时有头痛和呕吐,甚至出现昏迷、偏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一旦患者发病,要保持病人平卧,切勿猛烈摇动,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指南》(微信号:jkzn1988)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后一篇:大暑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