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宫牛黄丸,“救命仙丹”滥用背后的致命隐患

标签:
健康指南安宫牛黄丸滥用药物 |
分类: 养生保健 |
文/李淡淡
最近一篇广告文章《母亲节,送妈妈一颗
“仙丹”安宫牛黄丸》,在朋友圈被大量转载。
整篇文章都在讲故事,如果不是有相当医学水平的人就很可能会被这个帖子误导,以为安宫牛黄丸真的该在家里备上一两颗预防中风,以期在关键时刻可以“起死回生”。
不客气的说,这样的帖子就好像鼓吹在手指尖放血一样,估计会害了很多老人。
连知名药师冀连梅在自己的公众号都坐不住了,说:
如果放任这样的滥用药行为不管,我们离安全合理用药只能是越来越远,离健康也只能是越来越远。”
大肆的夸张宣传带来负面影响
在一小区的药店里,店员热情地将不同规格的产品拿出来展示:有金箔的比较高档,送人拿得出手,300多元;自己吃的话,买百元左右的较实惠。
我在购物网站搜“安宫牛黄丸”,有466个相关产品,价格从4.5元到60万元不等,其中,标价上万的安宫牛黄丸都是1993年前生产的,称含有珍贵的犀牛角成分,药效强于新药,并有收藏价值。其中销量最好的一款203元的安宫牛黄丸一个月卖出了124件。
但当我问这药是否有保健功效时,客服人员称并不清楚,但“镇惊开窍”效果应该不错。
安宫牛黄丸为处方药,不可滥买滥用
在这篇卖药的软文里,只字不提安宫牛黄丸的使用注意事项,让人以为家有老人都可以孝敬一颗。可一旦把药买回家,打开药品说明书(如图)就会看到让人发蒙的注意事项,第一条明确写着:本品为热闭神昏所设,寒闭神昏不得使用。
有谁会自我诊断哪种神昏是热闭,哪种神昏是寒闭?没几个人会这种辩证施治,其结果必然是不区分热闭寒闭而广泛滥用。
利用二十四节气来宣传不合理地使用处方药,最终会使中药走上不归路……处方药不是保健品,不能为了销售而一通乱卖!
乱用安宫牛黄,延误规范治疗
不少家中备有安宫牛黄丸的人看到功能“主治中风昏迷”,就认为只要家中老年人突然出现说话不清楚、肢体麻木无力等中风症状后,就赶紧给患者吃一粒,然后再送医院。
殊不知,这样做很可能贻误病情!
大医院里的医生通常都接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和规范的临床培训,用药讲究循证,在抢救中风病人的黄金三小时内,一定是优先给患者使用有大规模证据支持的最有效的药物。
安宫牛黄丸属于中成药,因此对它的推荐意见是Ⅲ级,C级证据。这是什么概念呢?对照下表的“证据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你能一目了然,就是推荐强度很弱,证据等级很低的意思。
因此,临床上有大量中风病人都是在中风后滥用安宫牛黄丸延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或致残致死的。一个专业靠谱的急诊医生不会主动给你用这么贵又疗效不确切的药。
可惜多数人估计看不懂太科普的文章。多数群众还是喜闻乐见用最简单的的途径解决一切复杂问题。比如一颗药丸还魂丹。话说那个A到D的评价等级也是蛮宽容的
。B和A才差一个等级嘛C才差两个等级,仔细看懂各等级注释,其实差得十万八千里。错误信息的传播远比正确信息的传播要广要快,健康科普教育的路漫漫啊。
前一篇:常吃十大食物,打造黄金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