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水&酸碱体质,这话你也信?

标签:
健康指南饮用水酸碱性 |
分类: 饮食营养 |
“蓝色为碱性,黄色为酸性,喝水请选择弱碱性水,淡蓝色最佳!大家请多关注自己日常饮用水!”这条消息最近在朋友圈疯传。
图片上,二十几种市面上为我们熟悉的品牌瓶装水一字排开,每瓶水前面还摆着一个小杯子,杯子中的水呈现颜色深浅不一的蓝色和黄色。
这种方式确实唬人,而且这种文章还多以“科普”的面目自居,但我只想告诉你三个字“不科学”!
首先,拿普通矿泉水和气泡水做比较,本身就有问题。气泡水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自然就是弱酸性的,这个跟水本身没什么关系,顶多就是多打两个嗝罢了。
其次,健康人的血液pH值应该为7.35~7.45,当血液的pH值低于中性7时,就会产生重大疾病,血液的pH值下降到6.9时,就可能变成植物人,如果血液的pH值只有6.8~6.7时,也许会有死亡的危险。
怎么样,身体一“酸”就生病了吧?这种判断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这些病症会导致血液变酸,而不是酸导致生病。就好比个高的容易撞到头,而不是撞头多就容易长高。如果商家信誓旦旦地说,正常人应该是“偏碱性体质”或“中性体质”外,那么你基本可以直接扭头走了。
人体不同位置的体液PH值是不同的。胃里是强酸环境,血液是弱碱,而很多体液像肠液的pH值范围很大,一会酸一会碱都可以。人不是碱性体质,也不是酸性体质,最多算是复杂体质。
既然酸碱体质的理论不成立,那么所谓多喝碱性水能改善身体酸碱平衡的说法自然也就无法成立。无论你喝什么水,它唯一的原理就是稀释下你的“强酸性胃液”。当然,喝1升水,胃液PH值从1变到2,喝10升你就撑死了。
胃液的pH值约为2~3,其作用一是杀菌,二是帮助消化。而胃液是一种酸性较强的缓冲溶液。不管你喝什么水喝到胃里后,pH值都会改变。请注意,当一个人体内的pH值可以通过喝水改变的时候,表示他的身体已经失去了自我调节能力了。
所谓的
“弱碱性”只是打着科普幌子的市场营销,有的商家搬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它的健康水标准其中一条就是要弱碱性,pH值在7.45~8之间。
而真相是,WHO在它制定的《饮用水质量指南:《饮用水pH值》报告中最后一句是这么写的:“没有健康饮用水的pH推荐值”。
其实早在2010年,央视3·15晚会就专门开辟章节,对“碱性水祛病强身骗局”进行过详细曝光。然而5年后,央视数据调查仍有高达34%的被访受众认为“碱性水”能够改善体质。于是2015年的央视3·15晚会上不得不再一次解释碱性水“神话”背后营销多于功效的骗局,希望消费者能回归理性。
喝水请记住一点,只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水都是好水!
从产品质量来讲,国家有包装饮用水产品标准、卫生标准和饮料通则共同作用对水的质量和指标有效进行规范。从产品包装上讲,国家有营养标签标识的标准,来对产品外包装和标签上的关键信息标注进行规范。只要依据这些标准来作选择,好水并不难找。
后一篇:干咳该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