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指南无籽葡萄避孕药 |
分类: 饮食营养 |
文/李佳
最近,网上流传一段疑似水果商贩和果农对话的视频,而两人讨论的话题就是无籽葡萄是咋来的?能不能吃?果农伯伯说,没籽葡萄蘸的都是避孕药。
紧接着,视频中疑似水果商贩和果农又有了下面对话:
问:孩子吃完了不好吧?
答:吃完了,孩子不好,那是绝对的。
问:蘸了避孕药不能给孩子吃哈?
答:对,肯定有影响啊!
而后,这位种葡萄的果农更是坦言,当地人从来不吃这种通过蘸避孕药催生出来的无籽葡萄。
种过果子就表示清楚么?
现如今,个别“砖”家的话自然是不能信的,大妈们又没什么专业背景,坊间传闻都是唬人的。那信谁的呢?种菜摘果的农民伯伯看着就很淳朴不会说假话,而且蔬菜水果都是他们亲手种植的啊,有什么事情一定最清楚。
然而,你不觉得耳熟吗?近些年来这样的标配模板还少吗?
《收奶工揭秘中国牛奶XXXX》,《农民爆料圣女果是转基因!》、《一个草莓农户的忏悔……》,而最近的传言便是
“农民伯伯自白,无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药”。
如果看到有人转《富士康工人爆料苹果A9处理器设计》、《美军士兵揭秘海湾战争爆发内幕》,想必大家都明白这是来搞笑的。因为这些东西很高大上,操作手机流水线不代表就懂得芯片结构。但现代农业照样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啊,怎么这么被看不起,认为一个普通农民就能都知道高级内幕?
无籽葡萄到底怎么来的?
如果农民伯伯信誓旦旦的告诉你无籽葡萄是蘸过避孕药的结果,这只是说明他其实也不懂无籽葡萄的生长原理,应该多读几本农业科普书籍,进修一下了。
种子是植物用来繁育后代的,可惜大家已经懒到吐核了。因此才研究了无籽技术。转基因?还用不到那么高科技。物美价廉的方法就可以搞定了。大概分3种。
1.通过杂交手段,使得种子不能正常发育。比如染色体不一样的西瓜杂交,得到无籽西瓜。类似的技术还有杂交水稻。
2.寻找基因突变的个体加以培育也是一种方法。比如天然的香蕉是有籽的(长下面这样),但大自然总会帮我们变出几个没籽的香蕉,然后经过长期的优化筛选,重点繁育了无籽香蕉,也就是我们现在吃的。
野生香蕉,果实里面布满坚硬的种子
3.施植物激素,抑制种子发育的同时促进果实发育。一些无籽葡萄就是用了这种技术,比如无籽巨峰。但这种喷药的方法最可能是农民口中的“避孕药”。
但请注意!植物激素跟避孕药中的孕酮等成分根本不是一类物质。
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有天壤之别,
我们的身体无法接收、解析植物激素的信号,或做出对应的生理反应,它对人体也无法起到激素的作用。
同样的,想用人类避孕药给葡萄去籽也完全不可能,这跟让男人生孩子一样难。
果农伯伯会不会误信谣言,而去买避孕药蘸葡萄呢?
农民伯伯就算是知识欠缺,但终归没傻到帐也算不清吧。含0.15mg去氧孕烯的妈富隆1元钱1片,含0.75mg孕酮的毓婷10元1片。这要比植物激素贵个几万倍。
最后想说的
现代农业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普通农民只是完成了其中具体种植环节。他们大多不懂转基因或杂交技术,也分不清植物激素和避孕药。有些人放着专业人士不去咨询,跑去难为农民伯伯爆料,然后用唬人的方式博得点击率。真不知道良知在哪里。
后一篇:碱性水&酸碱体质,这话你也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