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那些事】打喷嚏用手捂住口鼻?错,千万别这么教孩子

标签:
健康指南喷嚏 |
分类: 饮食营养 |
“感冒咳嗽、打喷嚏,记得用手捂住嘴。”我们从小就被这样教育,也习惯于这样叮嘱自己的孩子,既为了礼貌,也避免病菌喷出四处传播。
这样真的正确吗?
想法是对的,动作是错的!
打喷嚏用手捂住口鼻,确实挡住了飞沫的四处传播,但是病菌会附着在手上,如果你再用手去摸扶手、座位、门把手等公共物品,细菌就会传染到这些物品上。而且,沾在手上很容易进入自己眼睛和鼻子,造成感染。
一个喷嚏5分钟内能感染150人!
在公共场所室内打一个喷嚏,病原微生物在2秒内就会附着到容易被人触碰的地方,并且可以在5分钟之内把感冒病毒传染给150个人!更可怕的在于,病原微生物在皮肤上可以存活3小时,这就意味着它可以在楼梯把手等物体上存活3小时。
正确的做法:用手肘衣袖遮挡
用纸挡住口鼻固然好,但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喷嚏猝不及防。所以,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对着胳膊打!喷出或者咳嗽的飞沫虽然会附着在衣服上,但至少会阻断病毒的进一步传播。这一方法,以及得到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美国儿科学会的认可。
打喷嚏时弯腰这个瞬间动作,可能因强烈的腰肌扭动、不协调收缩而引起腰肌损伤(闪了腰)或椎间盘突出等。
日本人在幼儿园时期就推广这种方法
小孩子一年要感冒6~10次,如果更高的频率,就是因为幼儿园和小学里的交叉感染。所以,教会孩子正确的打喷嚏、咳嗽姿势就更为重要了。日本人在幼儿园时期,把这项内容作为必备的教育之一。
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关注《健康指南》微信公众号~
后一篇:天气炎热的夏季,不妨多吃点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