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季养生好食谱

(2014-03-01 12:00:58)
标签:

食谱

春季养生

香椿

荠菜

山药

分类: 养生保健

http://www.jkzn.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6830a867d6e5d057293ed8a67fc44ba4-300x208.jpg

春季是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养生保健重在温润补阳,科学食用韭菜、荠菜、蜂蜜、大枣等,对身体大有益处。

韭菜: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韭菜含蛋白质、脂肪、挥发油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性温,可温中开胃,散淤血,有温中补肾助阳之功效。韭菜四季常青,以初春的早韭为最好。春季常食,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

菠菜:性甘凉,有润燥解毒、补血止血、润肠通脉、止渴滋阴、平肝清热之功效。一年四季都有菠菜,但以春季为佳。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对春季因肝阴不足所致的高血压、贫血等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http://www.jkzn.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7cefefed7c08b5af5b206c7d0ec919f4-e1393396026107-300x192.jpg

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宜于春季食用,有补益肺、脾、肾之功效。山药健脾益气,可防止春天肝气旺而伤脾;补肾益精,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所含黏液蛋白有助于保持消化道、呼吸道的润滑,所含的尿囊素还可预防手足皲裂。

葱、姜、蒜:不仅是调味佳品,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不仅可杀菌防病,增进食欲,还可助春阳。

http://www.jkzn.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f532cfb66a7272fcaf65df9c68f7b620-300x235.jpg

荠菜:味辛甘、性凉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功效。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其他维生素,还含有钙、磷、铁及大量粗纤维等成分,对高血压、尿血、鼻出血等病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http://www.jkzn.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a135a0b1fe0e595de324ea832197868a-e1393395797457-300x191.jpg

蕨菜:味甘性寒,有解毒、清热、润肠、降气、化痰之功效。吃起来不仅鲜嫩滑爽,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享有“山菜之王”的美誉。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晕失眠、子宫出血、慢性关节炎,对流感也有预防作用。

芹菜:钙、铁含量较高,营养丰富,热量低。芹菜既是减肥食品,又能降低血脂和预防心脏病,春季多食芹菜对身体大有好处。

黄豆芽:黄豆芽是一种含维生素B12丰富的蔬菜,可以防治维生素B12缺乏症,避免唇炎、口角炎等疾病的发生。

http://www.jkzn.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8db9a5336669ac432cd9a64dd054edb7-231x300.jpg

香椿:香椿健脾开胃、清热利湿、利尿解毒,是春季时令名品。含有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的作用,是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

蜂蜜: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乍寒还暖,多发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有清肺解毒之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理想的滋补品。春季每天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作用。

http://www.jkzn.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041be850d4bd921bb297bd134516277e-e1393395947858-300x196.jpg

大枣:味甘性平,富含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E的含量是百果之冠,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尤宜于春季食用。早有“一天吃三枣,终身不显老”的说法。

樱桃: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果实肉厚,味美多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健脾开胃的功效。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及透疹。

http://www.jkzn.com/wp-content/uploads/2013/12/215-5.jpg
查看原文:http://www.jkzn.com/archives/79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