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年五忘养天年

(2013-09-05 11:12:33)
标签:

健康

 《健康指南》为您的健康指南——   

现代医学表明,80%的老年性疾病与各种精神因素有关。心理调节,保持精神愉快,对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老年人要保持身心健康,愉快安度晚年,应做到“五忘”:

忘年:就是平常尽量少想自己的年龄,这种心态会使人感到总是年轻,还能有所作为,热爱生活,热爱事业。而这种年轻的感觉反过来又会强化自己的良好状态,对生理产生积极良好的反馈和调节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免疫功能主要受大脑皮层机制制约,年轻化的心态会促使免疫功能增强,从而使人体各器的功能得到全方位的巩固和提高。欧洲著名医学家佐治马铎斯提出人活到一百岁的十条建议,其中一条便是“忘掉你的年龄”。美国医学专家认“信念、自信心和事业心,是保持健康的三大要素。”老年人时间比较充裕,在身体状况许可的情况下,应选择一项事业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如书法、绘画、养花或参与社会活动等,制订切合自身的计划。坚持老有所学,勤学习、多动手、多用脑,有条件的可以到老年大学去学习。每天要有事做,保持一颗“不老心”。老年人还要发挥余热,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和家务劳动,扩大社会交往,融洽家庭、邻里关系,做个众人喜爱的“热心人”。

忘形:就是超越自我,忘却自己的身份,摆脱某种心理上的羁绊。每个人的身份、地位、成就等差异很大。但是,当人们离休、退休以后,应该忘记这些差别,因为,这些差别实际已不复存在。前者不必端着架子,后者不必自惭形秽。彼此忘却身份,不拘形骸,互相投入,日子过得愉快,有利健康长寿。老年人还要多交青年朋友,多接触并多了解一些青年人,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和知识传授给他们,同时从他们身上感受时代的气息,对事物要有好奇心、探索精神和求知欲等,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老年人还不妨来个“老来俏”。老年人打扮得漂亮潇洒一些,别人看着有活力,自身感觉也舒心,从而消除“人老叹珠黄”的忧伤,有益于身心健康。美国一家杂志调查了3000名老年入,发现注意着装打扮的人患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癌症等疾病者比不注意着装打扮的人少30%以上。

忘怀:就是内心自适、恬淡,不依恋身外之物和名利地位,不追念往日的荣辱,不计较过去的恩怨,心胸开阔,旷达自知。每一个老年人,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旅程,在工作、学习以及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中,总不免有喜怒哀乐的生活经历。有些老年人,喜欢拿自己年轻时代业绩和现在对比,觉得自己“人老珠黄不值钱”,因而忧郁沉闷,悲观失望;有的对于自己过去那种坎坷遭遇与心灵创伤耿耿于怀,经常向别人滔滔不绝地诉说,沉湎在往事的悲哀中。凡此种种,医学上叫做“回归心理”。“回归心理”不但影响老年情绪,而且当不良情绪得不到有效控制时,还会促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加速衰退,促使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消化功能的进一步减退。因此,老年人要培养豁达、积极的人生观,应珍惜这段宝贵的晚年时光,不纠缠于过去的人和事。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虽然宦海沉浮,历经坎坷,但他始终乐观豁达。他写过这样一首诗:“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度此生。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这可以说是经历过各种生活体验后对人生的领悟,实在意味深长。

忘机:就是心无纷争,淡泊名利,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刻意去追求地位、名誉和金钱,力求怡然自乐,知足长乐。我国医学药学经典《黄帝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心从之,病从安来?是以志闲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中国有句俗话“仁厚寡欲者寿”。这都是说“不贪婪、少私欲可以防病健身。”人类生活的实践证明,正确对待名利地位,采取超逸,大度的态度是保障健康必不可少的。一长寿老人介绍他的体验时说:“我既不和人争名,也不和人争利,一切付诸淡然。我的格言,不与富交,我不贪;不与贵交,我不贱:虚怀始能交友,素心方许读书;味澹始真,香清自永;求其所可求,求无不得;求其所不可求,求无一得;世五金窟,有之在勤山劳水之间。凡此种种,都是我健康的内在因素。”这位老人的人生观,名利观,对老年人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忘病:俗话说:“二十年前人找病,二十年后病找人。”“年轻时花钱找病,年老时花钱买命。”人上了年纪,大都会有点这病那病,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它。人得了病,总想身上的病,成天琢磨自己是不是患了什么绝症,稍有不适,就疑神疑鬼,甚至担心日子不多,这样毫无益处。因为精神专注于病,会使免疫力下降,反而使疾病加重。得了病,应泰然处之,从精神上战胜疾病,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病因学社会调查中发现:疾病直接或间接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的几乎占80%以上,即使是癌症也存在自然消失的机率,然而奇迹只可能发生在那些精神上没有被疾病压垮的病人身上。有一则顺口溜说得好:“老来多病,实属必然。却之不去,既来则安。有了‘医保’,再不犯难。认真治疗,听其自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