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调节宜身心

标签:
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健康指南》为您的健康指南——
秋季到来,天寒水瘦,空气中水分稀少,人的体表也出现干燥的迹象,就连人的重要器官也有缺水的症状,包括人的精神也因为缺水而变得烦躁不安。针对这种情况,人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和预先防范,以免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燥邪伤人,耗人津液,外在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还有大便的干结、皮肤的干裂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鼻炎、口腔炎、胃炎、肛裂、便秘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我们常常碰到的口干舌燥、皮肤干涩、毛发不荣等都与“秋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预防“秋燥”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绝不能掉以轻心,不当一回事。
当然,我们也不能谈虎色变,“秋燥”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平时在饮食上注意滋养津液,适当多增加水分,就完全可以避免“秋燥”现象的发生。正所谓“木之为舟,无水不行;治燥之法,以润为贵”。
秋日里,我们不但要适量饮用开水、淡茶、豆浆等饮品,还要适当食用秋梨、甘蔗、荸荠、柿子、银耳等果蔬,如果再配以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中药,就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值得注意的是,秋季里,尽量少吃辛辣、油炸以及干燥的膨化食品,以防让“秋燥”火上浇油,得寸进尺。
还有就是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这些都会给人以凄凉的味道或感觉,很容易让人产生不稳的情绪和忧伤的心情。所以,我们还应该在秋日里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参加户外活动,保持一种乐观豁达的胸襟和情怀。同时还要经常登高远眺,多呼吸新鲜空气,多沐浴难得的阳光,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做到心旷神怡,宠辱不惊,忘掉忧愁和烦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自然界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远离“秋燥”,远离不适。(感谢读者刘绍义友情供稿,如作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