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健康指南杂志社官博
健康指南杂志社官博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723
  • 关注人气:4,1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期防治可降低心脏衰竭的发生率

(2012-08-07 15:13:56)
标签:

心衰

保健

健康

分类: 养生保健

 

当日常活动时感觉喘或疲倦,或者下肢出现水肿的现象,要小心心脏可能出问题,有心脏衰竭的情形。一旦病发,应赶快就医,让医师加以诊治,以免病情恶化。

 

很多疾病都与心脏衰竭的发生有关,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瓣膜性心脏病、糖尿病、代谢症候群和高血脂等,其中高血压占很大的原因,很多人在心衰竭发生之前都有高血压。随着年纪增加,上述等疾病发生率上升,但经由定期量血压、抽血检验、心电图检查,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不但疾病本身得到控制,也可减少心脏结构发生改变,进而降低心脏衰竭的发生。相反的,症状都已出现,还不积极治疗,心衰竭继续进行,不但治疗效果不好,住院机会增加且预后不佳。

 

心脏衰竭是指心脏功能发生问题,无法输出足够的血量,供应身体各部份组织器官的需要。常见的症状包括:一、运动耐受力降低,比平常少的运动量或日常活动,即出现喘或疲倦的现象,严重者休息也会有症状;二、体液滞留如下肢出现水肿,甚至腹部或肺水肿。另外也有患者因其它疾病接受检查时发现心脏功能已受损会或心脏扩大。

 

当人们出现心脏衰竭症状时,一定要请医师加以诊断。其诊断并不困难,通常经由临床症状,配合心电图、胸部X光、心脏超音波检查,就能诊断是否罹病,但其实这样还不够,建议将一般血液、生化、尿液、电解质及甲状腺功能检验都需列入考虑,了解是否有心藏衰竭的相关危险成因。当发现有其它疾病时,须一并治疗才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高血压是发生心脏衰竭的重要原因,很多人在心脏衰竭前都有高血压的现象。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更与心脏衰竭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相对的,良好的血压控制可以减少心脏衰竭的发生。目前高血压的治疗很多未达到标准,如能再降低些血压,让血压控制更好些,相信对心脏衰竭防治是有帮助的。

 

冠状动脉疾病也是心衰竭的主因之一,经由病史、心电图及压力检查可加以评估。当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疾病两者并存时,药物治疗时需一起考虑。若患者出现明显心绞痛症状或缺氧,需要进行心脏血管检查,了解冠状动脉实际的狭窄程度,以做为进一步治疗的参考。

 

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可以发生狭窄或闭锁不全,当病变持续进行会造成心脏肥大、扩大,时间久了也会发生心脏衰竭。当心瓣膜有了问题,一定要遵照医嘱,定期追踪检查及治疗,切莫掉以轻心,病情持续恶化而不自知。当严重狭窄或闭锁不全出现症状如心衰竭、心绞痛或心脏功能异常时,需考虑接受瓣膜修补或置换之外科手术,对心脏衰竭的防治也有帮助。

 

糖尿病、代谢症侯群、高血脂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也与心脏衰竭的发生有关系,良好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双管齐下,疾病本身得到良好控制,心衰竭也较不易发生。

 

随着年纪增加及相关疾病进行,心脏衰竭发生率增加也较易进行。定期身体检查,早期发现心脏衰竭的相关危险成因,积极加以治疗,可以减少心脏衰竭的发生。即使症状已发生也不必慌张,遵照医嘱按时服药,相信可以有不错的疗效。切莫掉以轻心,不好好治疗,心脏衰竭不断进行恶化,终至顽固难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