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动认识误区知多少?

(2012-08-01 14:27:36)
标签:

健康

误区

锻炼

运动量

减肥效果

《健康指南》 推荐:

 

生命在于运动。如今,坚持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但不少人缺乏对自身生理阶段及运动安全的了解,存在认识误区,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有的还造成了身体的损伤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笔者就此请教了有关运动医学专家,概括出一些常见的运动误区。

 

1只要是锻炼,不拘什么形式

  这种认识本身是不科学的。运动项目要根据身体健康情况及生理阶段选择,中老年人一般患有膝关节炎及退行性改变,不适合做太剧烈的运动。老年人不适合爬山、爬楼梯、深蹲等活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适宜进行太过剧烈的运动,免得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锻炼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量力而行,慢性病患者最好咨询医生该如何锻炼。

 

2晨练比夜练好。

  许多人都有晨练的习惯,认为比晚饭后运动好。有的老年人觉少,凌晨起来就出去跑步,其实这些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专家告诫,晨练一般要选在太阳出来之后,这时候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空气中的氧气增多,才是锻炼的好时机。另外,清晨起来人体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相反,黄昏时人体应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这时的心跳、血压最平衡;黄昏嗅觉、听觉、视觉、触觉最敏感,所以,不是“晨练比夜练好”,而是夜练比晨练好。

 

3开始就大运动量、高强度锻炼。

有的人急于求成,开始运动就高强度锻炼。笔者曾经尝试中长跑,第一天就坚持了 3000以上,事后胸腔疼、两腿肌肉疼,就是说呼吸跟不上、两腿肌肉拉伤。突然大量运动,机体难以适应,会出现浑身酸痛、严重的疲劳感、免疫力下降或引发旧病。比较合理的锻炼方法是从小运动量、小幅度、简单动作开始,让机体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叫疲劳期,大约半个月,然后逐渐增加运动量,才是比较安全的锻炼方法。中老年人一般应该提倡“柔性运动”,如步行、慢跑、跳舞等等,户外活动4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即可,但切忌大汗淋漓。

 

4只要运动,就可以减肥

  有人运动的目的在于减肥,他们认为,只要坚持运动,不控制嘴,也能够减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要想获得持久的减肥效果,除了进行运动以外,还应该从饮食上进行合理控制。否则,运动后胃口大开,猛吃一顿,难以达到减肥的效果。还有的人认为,运动强度越大、减肥效果越好,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研究表明,体内脂肪的减少取决于锻炼时间的长短,而不是锻炼的强度。因为各种锻炼开始时,首先消耗的是体内的葡萄糖,在体内的葡萄糖消耗以后,才开始消耗脂肪。而剧烈运动在消耗糖后多已精疲力竭,难以再继续坚持,因而脂肪消耗不多,达不到减肥的目的。只有较缓慢而平稳地持久运动,才能消耗更多的热量、燃烧更多的脂肪。

 

5空腹锻炼,有损健康。

  有的人不愿意早晨锻炼的原因之一是认为:“空腹锻炼,有损健康”。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儿。研究表明,只要身体状况正常,饭后4——5小时(即空腹)进行适度运动,如步行、跳舞、慢跑、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减肥。这是因为此时体内无新的脂肪酸进入,较容易消耗多余的脂肪,减肥效果优于饭后1~2小时的运动。

 

6运动口渴大量饮水或忍着不喝。

  在运动过程中,只要时间稍长,就会有口渴的感觉。这时大量喝水会刺激胃,但忍着一口不喝也不对,只要你感觉口渴时,就说明你身体已处于缺水状态了。即使在运动过程中也可以适当补水。我们在马拉松赛中,会看见不少运动员边跑边喝水,这是必要的。补水方法应是小口缓咽,每次补水不宜太多,而且水不能太凉,只要能缓解口渴症状就可以了。

 

7运动后大量进食、饮酒。

  有的人运动后感觉饥渴,运动后喜欢喝汽水、吃冰点,觉得进些甜食或糖水很舒服,以为运动后多吃甜食有好处。其实运动后过多吃甜食会使体内的维生素B1大量消耗,人就会感到倦怠、食欲不振等,影响肌酸的排除,延长机体恢复的时间。因为维生素B1参与糖的代谢,还能帮助肝脏分解肌酸,使之迅速排出体外。因此,运动后、尤其剧烈运动后最好多吃一些含维生素B1的食品,如粗杂粮、蔬菜、肝、蛋类等。有人运动后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喝啤酒,以为能尽快恢复体力,这也是错误的,剧烈运动后人的身体机能会处于高速运转状态,这时喝酒会使人体更快地吸收酒精进入血液,对肝、肾、胃、脾等器官的危害就会比平时更严重。乙醇需要肝脏分解,并消耗大量维生素B1,加重运动后肌肉的酸痛感。

 

8带病锻炼。

记得一本书中介绍有位伟人不太相信医学,说是:“医治不死病,死病没药治。”感冒以后不吃药,说是游泳就好了(这位伟人特喜欢游泳),一个猛子扎下去,泳是游了,上来就肺感染了。本来吃点药就可以好的小病,只好让医生挂吊瓶了。事实证明,带病锻炼不可取。身体不适,就应暂停运动或减少运动量;否则,很有可能就像那位伟人似的办下蠢事,加重病情。如果在运动中出现胸闷、胸痛、气短、眩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必要时呼叫急救车,切忌硬撑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人的生命真的只有一次。

 

9运动加速膝关节退化。

  人到了中老年膝关节会产生退行性病变,这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但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此完全停止运动。人不运动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肌肉萎缩等病痛,身体也会缺乏敏捷性和协调性,体能下降。膝关节有病变的人,最好选择对膝关节没有损伤的运动,如游泳、骑车、散步、垫上动作等。应尽量减少负重、长距离行走、长时间站立,不要练习跑跳、深蹲等。

10大量运动后马上洗浴。

  一段大运动量的活动以后,人体燃烧的热能增多温度会升高,为保持体温的恒定,皮肤表面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排汗增多,以方便散热,这时候如果洗冷水浴会因突然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加大,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而如洗热水澡则会继续增加皮肤内的血液流量,血液过多地流进肌肉和皮肤中,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轻者头昏眼花,重者虚脱休克,还容易诱发其他慢性疾病。比较合适的做法是,等身体恢复正常以后再进行洗浴。

 

11中止剧烈运动立即休息。

  中青年人喜欢一些剧烈运动,比如足球、篮球、长跑等等。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会加快,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加快,同时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会挤压小静脉,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也会停止,原先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外周血液增多,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正确的选择是,剧烈运动后,逐渐放慢运动速率,然后再停止运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