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秋水果丰 会吃益健康

(2012-07-17 11:08:17)
标签:

健康指南

养生

水果

杂谈

分类: 饮食营养

 

    夏秋两季是水果丰盛的季节,水果营养丰富,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像类胡萝卜素、生物类黄酮、花青素和前花青素、有机酸等。水果中的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一些B族维生素,这是人们膳食中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大量科学研究表明,经常吃水果可明显降低患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度;水果中含有许多抗氧化成分,可延缓细胞的衰老过程;大量的维生素可维持细胞的正常分化。水果的营养作用是其他食物所不能取代的,应每天都进食。很多人认为,多食水果身体好,其实不然。有些水果在某些时候对于部分人群是有害的,食用不当,还会引起疾病,因此掌握正确的水果食用方法非常必要。

    水果有热寒之分

    水果一般可以分为寒凉、温热、甘平3类。

    寒凉类水果:有柑、橘、菱、荸荠、香蕉、雪梨、柿子、西瓜等,体质虚寒的人慎食。

    温热类水果:有枣、栗、桃、杏、龙眼、荔枝、葡萄、樱桃、石榴、菠萝等,体质燥热的人食用要适量。

    甘平类水果有梅、李、椰、枇杷、山楂、苹果等,这类水果适宜于各种体质的人。

    水果还有酸碱之分

    一直以来,人们以为靠舌头品尝,就知酸碱。其实食物的酸碱性,决定于食物中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多少比率而定。对于水果而言,也存在酸碱之分。

    酸性的水果不宜多吃,酸性水果如杨梅、梅子、李子等,所含的酸性物质不易被氧化分解,容易导致体内偏酸,一般不宜多吃;酸性水果中含单宁酸,与海味同食会与蛋白质凝固,沉淀于肠道内,引起呕吐、腹痛腹泻和消化不良;而且水果中的酸味会同胃酸一起刺激胃黏膜,溃疡病患者也不宜吃酸性水果;同时便秘的人也应少吃酸性水果,以免加重便秘。

    而像柠檬、橘子、柚子、葡萄、甘蔗汁、苹果、番茄等水果,这些水果的味道虽多呈酸味,但它们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变成碱性,并能使血液保持碱性。这些水果还能将积累在细胞中的毒素“溶解”掉,最终经排泄系统排出体外。像这样的水果,平日里可多食。

    水果也有“个性”

    龙眼、荔枝  龙眼、荔枝性温,食之过多则生热上火,因此身体热盛者、阴虚火旺者切勿多吃,多吃会导致牙龈肿痛出血、鼻衄。严重的会患上人们常见的所谓“荔枝病”。

    梨子、柚子  性寒,食之过多则伤阳气,身体阳虚、畏寒肢冷者、腹胃虚弱者、产妇不宜多吃或不吃。

    西瓜  糖尿病患者和易胀气的人禁吃西瓜。西瓜和许多含糖量高的水果是在肠内而不是在胃里消化的。因此当西瓜与那些需要用唾液和胃进行消化的食品一起食用时,西瓜就会在胃中很快被分解,然后开始发酵并形成气体,使人感到胃胀不舒服。

    葡萄  最好在摘下两天之后再食用,因为刚摘下的葡萄会在小肠中产生大量气体。

    橘子  有理气润肺、醒酒止痢的功效。橘子可以化湿去痰、解毒止咳、治疗腰痛乳痈等症。但阴津不足,易口渴上火的人应少吃,以免“上焦火盛。”

    苹果  有补心润肺、生津解毒、益气和胃、醒酒平肝的神效。但是由于含果糖和果酸较多,对牙齿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吃后要及时漱口刷牙。

    石榴  主治咽喉燥渴,可止渴生津、涩肠止泻、固肾收敛。但吃多容易伤齿、生痰。

    菠萝  对肾炎水肿、高血压、支气管炎有疗效。但临床上发现有些人吃菠萝后会引起过敏,俗称“菠萝病”或“菠萝中毒”,在食用15分钟至1小时左右即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同时出现过敏症状,头疼、头昏、皮肤潮红、全身发紫、四肢及口舌发麻;严重的会突然晕倒,甚至会出现休克等症状,因此有菠萝过敏史者忌食。

    芒果  具有清肠胃、美化肌肤、防治便秘、杀菌等功效。但不要与辛辣之物同吃,多吃对人的肾脏有害。

    李子  有清肝热、活血脉、美颜乌发的神效。李子多食生痰,损坏牙齿,体质虚弱的患者宜少食。根据前人经验,如李子味苦涩或放入水中漂浮者为有毒,不宜食之。

    西红柿、柿子、橘子、山楂、香蕉、杏仁  不能空腹吃。因为西红柿中含果胶、杭胶酚、可容性收敛剂等,空腹吃,会与胃酸相结合而使胃内压力升高引起胀痛;柿子所含鞣质与胃酸凝结则形成“柿石”,同时患有胆结石、肾结石的病人吃柿子也要慎重,以免导致病情恶化;橘子中含大量糖分和有机酸,空腹食之易产生胃胀、呃酸;山楂味酸,空腹食之则产生胃中嘈杂如饥甚至疼痛;香蕉中的钾、镁含量较高,空腹吃,使血中镁量升高而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杏子不能空腹吃,也不能在吃了肉类和淀粉食物后吃,这有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老年人常吃水果,有滋补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但老年人由于自身机体老化,内脏器官衰老,导致各生理功能减弱,而出现各种疾病。如果水果食用不当,反而会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建议,老年人一次不宜进食大量的水果,可采用“少食多餐”的做法。同时,为了避免影响正常进食及消化,不宜在饭前吃水果。尤其是身体已经出现某些疾病症状,在选择水果上更需多加留意。

    胃酸过多患者不宜吃李子、山楂、柠檬等含有机酸较多的水果。

    大便干燥患者可多吃些桃子、香蕉、桔子等,因这些水果有缓下作用。但要少吃柿子,因为柿子含大量柿胶,吃多了会加重便秘; 经常腹泻患者可适当吃些苹果,因为苹果有收敛和固涩的作用。

    心脏病及水肿患者不宜吃含水量较多的西瓜、椰子等水果,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以及加重水肿。

    患有糖尿病的人不但要少吃糖,同时也要少吃含糖量较多的梨、苹果、香蕉等水果。

    肝炎患者多吃些桔子和鲜枣等含维生素C较多的水果,有利于肝炎的治疗和恢复。

    肾炎、高血压患者切不可多食香蕉,香蕉性寒、质滑,但含钾量高。

    肠道疾病患者宜吃荔枝、红果、石榴、苹果、柿饼,忌食生枣。

    肺气肿咳喘患者宜吃枇杷,有降气化痰、清肺和胃的功能。

    哮喘病患者宜吃梨、荔枝;贫血、低血压患者宜吃梨、草莓。

水果本身产热少,属于低热能食物,若先吃水果再吃饭,让水果占据了胃中一定的容积,则有利于减少吃进其他食品的量,可防止摄入过多热能,对控制体重,预防肥胖有一定的作用。对于需要减肥的人,在饭前吃水果比单纯节制膳食有更好的效果。然而,对于正常体重或者需要增肥的人,吃水果的时间就应该放到饭后。至于饭后多长时间,可按个人感觉来定。如果用餐时食物摄入量已经很大,胃中饱胀,就可以在饭后1-2小时吃水果;如果用餐时食物不多,也不油腻,就无妨当时进食水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