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语解读:一种游戏后集体分享交流方式的思与行

(2023-03-14 10:06:19)

今天我们一起观看并且学习了苏州市幼儿园园本教研观摩活动,研讨的主题是“画语解读:一种游戏后集体分享交流方式的思与行”

游戏是幼儿个体经验的一种反映,而游戏结束时,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游戏体验。所以,游戏后的分享与讨论就成就了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社会学习过程,这种分享交流需师幼共同参与,汇集活动信息、一起解决困惑,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那么,在游戏后,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组织分享与回顾来促进幼儿的成长呢,针对教师们的困惑,七都幼儿园“游戏后集体分享讨论的突破与挑战”开展了研修活动师们对游戏后集体分享交流存在“四种样态”进行探讨,大家认为无论哪种样态,主要呈现的就是教师的儿童观、课程观。并且达成共识:教师的回应可以简洁明了,也可深入激发幼儿,这个过程时间短、挑战性大,考验教师对幼儿的了解、取舍的智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游戏后的的分享交流考验的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机智;观察、分析、理解幼儿游戏行为能力;捕捉游戏中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倾听了解幼儿想法的能力;激发幼儿思维积极性的能力;关注每一个孩子表现和感受的能力等。虽然很难,但我们要勇于突破和挑战,锻炼好观察、捕捉、倾听的能力,总有一天,我们能呼应孩子们成长的讯息。

 一个好的游戏分享是要让孩子有思考的,老师只是其中的一个引导者,让孩子自己说,让孩子自己思考,这才是有深度的对话。相信通过本次教研,老师们对游戏后的分享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后续的工作中会更加仔细地观察、思考、提问,不断提升和迁移幼儿的游戏经验及推动下一次游戏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