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IGA肾病患者的马拉松之路(四)、2017,我的全马元年(汪兴平)

2022-12-01 07:59:23

2017319日,无锡马拉松,我的第一个全马。

2016年,跑了3个半马,成绩一次比一次好,信心爆满,又是跑马初期,于是,疯狂地迷恋上了跑马。马拉松报名之时,特别关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有马拉松比赛。不幸的是,2016年年底,家里突发变故,家庭责任使我不得不有所选择,难得中签的马拉松,有的也只好放弃。上半年,由于需要常常往返于无锡武汉之间,因此,参加无锡马拉松和武汉马拉松就非常方便,当年上半年就只报了这两个马拉松,幸运的是,两个都中签了。

317日,下班后坐动车半夜赶到武汉,318日下午再坐动车赶回无锡,晚上急匆匆地,终于在领物截止时间之前领好比赛物料。

第一次参加全马,有着兴奋,更有着惶恐和不安。当天预报有小到中雨,但在起跑时,天气尚好,多数人都将雨披扔了,没有经验的我也跟着扔了。前半段,虽然有些阴冷,但长跑正好,到了18公里,在江大校园内,突然下起了大雨,很快全身都被淋的透湿透湿,跑鞋里也全都是水,地面虽然没有明显的连片积水,但奔跑的脚步无法避开马路上的零星小水荡,一脚下去,水花四溅。雨断断续续地一直下到比赛结束。约30公里处出现“撞墙”,此前训练中最多跑过25公里。30公里后走走跑跑,多少次想放弃,想上收容车,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跌跌撞撞地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全马,耗时4小时16分。当时,我也不知这个成绩在业余参赛者中处于怎样的位置,但我计划和希望的只是能够完成,不是半途退赛,不是被收容,成绩与这个目标比起来,应该是超好了。不过,我也相信,只要不出意外,只要我有坚强的意志力,我的第一次全马一定能完成,一定能在关门前到达终点,因为2小时可以轻松完成前半程,后半程的21公里,可以有4小时15分钟的时间,走完应该没问题,中间如果再能穿插着跑一点,那就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但这个信心,实际并不足,因为跑了21公里后,是不是还有力气再走21公里,并非毫无疑问,心里完全没底,不象第一次跑半马,那时对跑15公里后再走6公里是充满信心的。

后来,马拉松跑多了以后,才知道,这个成绩对于我这个年龄的初跑者已经很不错了。另外,原以为碰到这种天气是很不幸的,还以为天气好,成绩应该能够更好一点,后来跑多了以后,才知这种天气对于马拉松比赛来说,已经是比较理想的了,虽然不能说是跑马的最好天气,但也算是很不错的。中后程下雨,有利于身体热量的挥发,也有利于减少身体的水份流失,对于初跑者,还有利于安全完赛。跑马,最怕的不是下雨,而是阳光明媚。无锡马拉松坡度总体适度,主要是山水东路和蠡湖大桥两个地方的坡度有些大,吴都路上两个桥也算有点坡度,其他地方还比较平坦。绝大多数跑道是宽敞的,只有鼋头渚公园边上有一段沿湖的路比较窄,但跑到那里,人流基本已经散开,影响不是很大。赛道沿途风景优美,特别是环蠡湖地区。食品饮料补给点也很多,10公里以后, 2公里就有一个。因为是第一次参赛全程,担心后面能量不够和脱水,所以,凡是有补给点,我都要停下来补充些食物和水分,这也保证了第一次全马的安全顺利完赛。跑马,毕竟是极限运动,战略上可藐视,但战术上必须重视,安全第一。

无锡马拉松为人生的第一个全马,到达终点,人已是精疲力尽,没有自豪,没有骄傲,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做,就是希望尽快地躺下来,美美地睡上一觉。

跑完领好奖牌,在换鞋时脚就抽搐了,大概持续了至少一两分钟才缓解,感觉经历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之后的一周,腿和腰好像都是僵直的,不能弯曲,早上穿袜子,弯不下身,不是袜子往脚上穿,而是脚试着往袜子里伸和套。平地上行走,好像还能控制自己的行动,但只要坐的时间长一点,走路就明显有些僵硬。上台阶,虽说比平地行走要艰难一点,但尚在正常范围,下台阶,就非常痛苦了,肌肉不仅僵硬,而且拉扯着,不能连续下,下一级要停顿一下,等另一只脚也艰难地挪过来,再下很大决心,才能抬腿下另一级,可能象中风似的,不能自如控制自己的行动。第二周都还不能完全自如行动,更甭说所谓的慢跑排酸了。第一次参加全马真的是很艰辛,不仅是跑后半程的艰辛,更体现在跑后的恢复中。

人就是喜欢折腾,无锡马拉松遭了那么大的罪,才刚刚恢复过来,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奔向了武汉马拉松。

49日,武汉马拉松,我的第二个全程。一般情况下,4月的武汉天气,对马拉松跑者来说,温度是有点偏高的,武汉春天的燥热比无锡来得早。此前天气预报报道,武汉当天有中到大雨,组委会要启动人工驱雨计划。一早,天气尚可,我还以为是驱雨计划成功。跑了大概3公里,雨就开始下了,在上汉江大桥前,下的已经是哗哗大雨,不过,还好下的时间不算很长,但龟山上坡一段马路已经形成水流,雨水在板油路上流淌着,对于奔跑,还是有些影响。上长江大桥时,雨已停了,因怕再下雨,雨披仍穿在身上,闷热且不透气,竟然不知道脱下来别在腰间,后来看到有人是别在腰带上的,才脱下来别在腰间,直到跑完东湖景区后才下决心扔了(此时,大概已经差不多跑了30公里)。

当天跑的不是很兴奋,14---15公里处就感觉膝关节有些不适,再加上全程有三个大桥(汉江大桥、长江大桥、沙湖大桥)的上下坡,以及大风,跑的特别吃力。在接近半程处,请志愿者对自己的膝关节喷了点止疼的喷雾剂,缓解不适,这也是第一次用喷雾剂。好的是不仅供给点多,而且品种丰富,第一次吃到功能棒,也吃了些水果和点心,不时还抓一把葡萄干,边跑边扔几粒到口里,补充糖原。武汉马拉松赛道虽然暴虐,有了第一次无锡马拉松的完赛经历,始终没有主动弃赛的想法,只是担心能否坚持到完成。赛事服务特别周到,25公里后,沿途每隔一段距离(大概2.5公里),就有一个拉伸点,我实在跑不动了,就在35公里处接受了专业的拉伸服务,这也是第一次享受专业拉伸,拉伸时好像根本不考虑你的承受力,腿拉得直直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强行或按压或推拉,总之,要弄的散架似的,拉伸的过程很不舒服,但拉完后疲劳顿失,僵硬的身体也放松了。最后的7公里竟然没有了之前的疲乏,又能正常的跑起来,全程成绩4小时2958秒,勉勉强强跑进430。这一次长跑,可能是还没有从三周之前的无锡马拉松中恢复过来,跑得特别困难。

武汉马拉松组委会考虑的很周到,在终点,近20位美丽青春活泼的小姑娘站成两排,用红色和黄色的绒毛手套,热情地与跑者手掌相击,激励跑者,迎接跑者的冲线,也是祝贺跑者的顺利完赛,要是平时,当然解乏,可是一场马拉松下来,再怎么刺激,累总归还是累。由于下雨,衣服全部淋湿,身上有寒气,终点备有热姜汤,喝下一杯,暖流流向全身,有效防止受寒和感冒。

第二个全马,最大的感受是太疲劳,跑后,脚象注了铅一样,沉重。腿部略有一周左右的不适,但比第一次已经好了很多。

2017年下半年,不需要再往返无锡武汉了,家里的事情也开始比较有序,于是多报了几个全马,其中三个中签了。

第三次全马,是917日的号称国马的国内第一马---北马。北马起点在天安门广场,730,国歌奏起,3万全马健儿,齐唱国歌,豪气冲天,气吞云霄。这是我参加的第一次完全全马的比赛(即只有全马项目的赛事),也是第一次参加奏国歌的马拉松赛事,特别振奋人心,此情此景,置身其中,热血沸腾。发令枪响,洪流奔腾而出。前数公里在西长安街上,宽阔的马路,浩荡人流,汹涌向前,气势恢宏。之前的15日、16日还是雾霾爆表,16日晚上一阵神奇的大风袭来,如神助一般,17日,已是天空湛蓝,空气清新。能够参加北马自是特别兴奋,当天天气晴好,阳光明媚,跑前,赏心悦目,但跑到中午,地面温度已经高达30度,26公里后我就感到体力不支,甚至出现了小腿抽筋,马拉松比赛中间抽筋,这是第一次,到现在也是唯一的一次。由于天热,饮用水和食品消耗极大,后半程,补给站已经没有了纸杯,只有瓶装水,甚至某些补给点,瓶装水也没有了,更没有水果。这样的气温,大幅增加的消耗,组委会事先可能也没想到,致使北马这样的重大赛事,竟然出现补给不足的问题,弃赛的人也特别多。我也是几次想放弃比赛,还好总算坚持了下来,最后的成绩是4小时36分,这是我全马的最差成绩,也是我全马最为艰苦的一次。第一次知道跑马不怕天寒地冻,就怕高温。否极泰来,自此以后的马拉松,虽然谈不上轻松,除了陪跑,每一次都是艰辛的历练,但完赛已经无须怀疑和担忧。

第四次全马是1015日的南京马拉松,因之前预报有雨水和大风,再加上组委会短信提示中山陵景区多坡,思想上已经做好了艰苦一跑的准备,但没想到雨也没来,风也早去,坡也不算特别陡,气温倒是更为适宜,是跑马的好天气,再加上正好是桂花飘香的季节,南马是我跑马第一年感觉最为轻松的一次。成绩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全程4小时10分,扭转了之前的全马一次更比一次差的颓局。

如果说北马跑的是恢宏的气势,数万人同时奔驰在十里长安街上,何等霸气;南马跑的就是养眼与润肺,秋高气爽,金黄飘香的桂花满石城。

1216日低温且大风,本人2017年的最后一场马拉松---苏州太湖国际马拉松顺利完赛。2017年的马拉松在惶恐中开关,在圆满中收关!开关成绩不错,4小时16分完赛,收关成绩大幅度提高,3小时54分,冲破4小时大关,而且第一次跑完全程,除了上洗手间,以及补充饮料和食品,中途没有一步是走的。当天,气温偏低,阵风56级,特别是太湖大堤上长达数公里的逆风跑,极耗体力。30公里后就感到有点累了,特别想停下来走走,但一想到上次南马是跑到37公里才时跑时走的,就默默地鼓励自己,跑的长度一定要超过南马,也一定能够超过南马。37公里后,不再有逆风,感觉还能坚持,38公里、39公里,一公里一公里地坚持,只有最后的3公里了,一定能坚持跑到最后。速度虽然慢了下来,但奔跑的脚步并没有停下,终于跑完了全程。

2017年,我的全马元年,经历了风雨兼程,也经历了阳光暴虐,从一个全马的小白起步,蜕变为一个全程都在跑的严肃跑者,跑进了4小时大关。

所谓全马的严肃跑者,就是全马的全程都一直是在跑,而非走走跑跑,是相对于打酱油的跑者而言的,跑跑走走完成全马的,虽也是创造了奇迹,但对于真正的跑者来说,这就是打酱油的马拉松跑者。从严重怀疑自己能否完成全马到对完成全马的绝对自信,一个有着18IGA肾炎史的跑者(如果算上之前未发现和未治疗的时间,则应该有二十年以上,我怀疑我是读研究生期间,1986年冬天的一次重病毒感冒染上的肾炎,这样算来,到2017年,就有31年了),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

2017年,我的全马元年,个人跑步史上的里程碑。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