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IGA肾病患者的马拉松之路(三)、2016,我的半马元年(汪兴平)

2022-11-30 05:56:51

有想法,就要立即付诸行动。买跑鞋,只要有跑鞋,就可以跑步,路就在脚下。

20154月,即开始了有规律的跑步生活。周末晚上,从家里出发,向着太湖方向,沿梁溪河边跑个来回再回家,大概7公里,40来分钟。后来则是跑西蠡湖,来去差不多14公里,1小时20分到一个半小时,既没有跑前热身,也不知道跑后拉伸,直奔主题,开始就跑,跑完结束。刚开始,14公里还不能全程跑下来,中间穿插着走走歇歇,后来就好了,基本能够全程跑下来。

2015年,马拉松赛事还比较少,无锡马拉松已经举办过了,还没有想到过到外地参加马拉松比赛,因此,计划之中,只有2016年的无锡马拉松了。2015年,离2016年,时间还长着呢,因此,2015年,基本上每月的跑量也就是5070公里。

终于盼来了2016年的无锡马拉松。320日,江南的早春,第一次踏上马拉松赛道。虽然只是半马,但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3万健儿,其中全马1.5万,半马1万,迷你马5000,赛道上,人头攒动,无不跃跃欲试,置身其中,热血沸腾。

比赛之前,最多跑过15公里,不曾敢尝试21公里,担心这样长的距离,自己一个人跑,万一跑出问题,如何是好,需要急救,可能都没有人发现,更没有人帮助打120。参加比赛,人多,有安全保障,因此,虽是第一次,但没有过多的紧张。虽然没有完成过半马,但对能够顺利完成半马,没有丝毫的怀疑,无非就是完赛的时间长与短的问题,至少可以先跑15公里,然后再走6公里,在关门时间之间到达终点绝对不会有问题。

1小时56分,快53周岁的人,首场半马就跑进了2小时。前面10公里,非常轻松。15公里,感觉也还可以。但到了17公里,腿脚开始有些不灵活了,后腿有些抬不起来,勉强还能坚持。说不行,立马就不行,18公里,感觉坚持不下去了,呼吸也不顺畅,走走跑跑。19公里,重新燃起希望,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跑到终点,立时就有了信心。信心就是力量,希望就是动力,跑起来,终于坚持跑到了终点,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半程马拉松,而且成绩还不算差。

完成了首个半马,信心更足了。跑量也略有增加,有时一周的中间增加夜跑一次,56公里。同年11月的首届无锡环蠡湖半马,1小时50分完赛,成绩有较大进步。12月的苏州太湖马拉松,赛道难度加大了很多,1小时47分完赛,成绩一次更比一次好。这两场半马,到了1718公里处,仍然明显有些脚力不足,感觉比较吃力,但是,没有再跑跑走走了,而是坚持跑完了全程。

2016年,共跑了三场半马赛事,三场都完成的不轻松,其中前两场比赛结束后,换鞋或拉伸时,还出现了大腿或脚板抽搐。尽管如此,但完成半程马拉松,而且是全程跑完,已经不是问题,因此决心2017年至少要跑完一场全程马拉松,半程的成绩则要进入105分钟,即平均配速达到5分。

现在想来,我跑马,只知道跑,不知道还需要力量训练,所以,即使半马,最后小半段,也出现力竭的情况,实际是腿部力量支撑不足造成的。现在,虽然能够跑得快些,也是因为跑多了,相对而言,力量在跑中有所提高,但没有专门进行力量训练,还是差了火候,因此事倍而功半,力量仍显不足,配速就有明显的天花板。真正的要跑起来,还是要力量跟上去,这样就能速度拉起来,跑得也将更安全。

由于家庭突发的变故,中签的2017年上海马桥迎新半程马拉松未能参与,接着35日的苏州金鸡湖半程马拉松也被迫放弃了。

2017年,跑半马已经不是重点,重点已经转向全马。全年唯一参加的半马比赛是1119日的环蠡湖半马,原计划争取1小时45分完成,前10公里因为担心人多跑不起来,计划每公里510秒,后10公里则加速,平均速度力争达到450秒,从而使全程的平均配速实现每公里5分。没想到不到一公里,人就散开了,只要你能跑,你想跑多快就能跑多快。我前面的速度基本都在430多秒,自己都有些惊呆了,担心后半程会出现力竭状况,担心跑崩了,但起来的速度很难再降下去,一是半马,人流的速度本来就快,形成压力,速度被带起来了,这可能就是原本所谓带节奏的出处吧,二是自己也心存侥幸,说不定能够跑到终点呢?没想到,这个速度竟然能够一直坚持到最后,完赛时间达到了惊人的1小时3810秒,跨入100分钟大关内,一下子成为半程马拉松普通跑者中的精英,进入了全部完成赛事的参赛者的前5%。一年多,二年不到的跑马时间,一个50多岁的老同志,竟然达到了大众参赛选手的精英水平,完全出乎意料。

 

不但没有奖金,还要自己花钱报名,甚至要摇号中签,人还累得要死,这就是马拉松的魅力所在。

马拉松,确实能够创造奇迹,谁能想到,一个跑步的小白,一个IGA肾病患者,规律的跑步仅仅两年时间,不仅能跑半马,而且能够在100分钟内完成半马。

自此以后,参加半马比赛的兴趣就淡了许多,除非没有全马,才考虑半马。而且,参加的半马比赛,都是当天能够来回的,无须在外住宿,特殊情况才例外。重大的马拉松赛事,有全马的,肯定是全马,而不是半马。扬州马拉松,是我国最早也最有名的半马赛事,也是我除了鄂州半马之外的唯一一场在外地住宿过的马拉松赛事(2019年)。

半马,现在自己平常跑跑就可以了,大可不必刻意去跑。今年夏天,高温时节,基本上每周周末都坚持跑一个,带上一瓶水,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其他时节的周末,一般就是两天两个半马。

截止今日,半马比赛最好的成绩是2019年的鄂州马拉松,13451,平均配速429。自己平时跑的最好成绩是2022107日,13758,平均配速435

虽然说现在半马可以随便跑跑,但对于跑马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否完成比赛,或者比赛的成绩到底是多少,因为完赛已经不需要证明,也无须怀疑,而成绩,不论多好,也站不了台,无非是与自己相比,又PB了。参加比赛,更重要的是感受跑马的那种气氛,那种荷尔蒙充溢的群体狂欢,因此,如果比较方便,有半马比赛,我当然还会参加,也还会力争再PB,可能也还会有新的PB。当然,如果有全马,首选还是全马,不会考虑半马,半马于我,已经不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了。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