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赵釴《晏林子》卷二:美泉·帝王法
(2023-08-15 15:22:58)@今之学者,得一把茅覆顶,(【呵佛骂祖】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五:“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呵佛骂祖去在。”茅盖头,言有一把茅,作个草庵,盖在头上,以蔽风雨也。传灯录曰:‘云居问洞山: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阇黎向后有一把茅盖头。’六祖坛经曰:‘汝向去有把茅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竹窗随笔曰:‘余单丁行脚时,忍饥渴,冲寒暑,备历诸苦,今幸得把茅盖头。’佛家称野僧因无师收留而落荒穷困为把茅盖头。文人常借“把茅”咏退隐贫居。)便非朱攻陆,毁道骂佛,实阴藉其意,而阳乙其文。标置门户,争为一祖。细求其实,无甚发明,毕竟何所裨益?昔唐文宗喜经术,宰相李石因言施士匈《春秋》可读。帝曰:“朕尝见之,穿凿之学,徒为异同。学者如浚井,得美泉而已,何必劳苦旁求,然后为得。”美泉之言,有味哉!殊可深绎。
@唐文宗尝谓左右曰:“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甲夜,指初更时分;乙夜,指二更时分。后世常用“乙览”指皇帝御览。)此言当为帝王法。此所以奸宦相戒,毋令帝王读书,见前古治乱兴亡之迹,亦是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