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黄九烟·(清)尤侗

(2023-08-09 14:20:13)
      辱赠扇头十绝[2],首云“今朝喜得见尤侗”,见者无不怪之。仆解之曰:“白也诗无敌”,杜甫诗也;“饭颗山头逢杜甫”,李白诗也;下此则“不及汪伦送我情”[3],“旧人惟有何戡在” [4],无不呼名者,又何怪也?不特此[5],人苟知己,字之可,名之亦可[6]。即呼之为牛,呼之为马,亦无不可。苟非知己,则称之为先生,直叱之为老奴耳[7];尊之为大人,犹骂之为小子耳。至于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则其人何如人哉?白之名甫[8],甫之名白,先生之名侗,一也[9]。诚恐先生借仆名押韵耳[10]。苟仆而可名,仆不朽矣。
[1]黄九烟:名周星,上元(今江苏江宁)人。明末官任主事,入清隐居。[2]辱:屈枉,常用为应酬语,如“辱蒙”、“辱赐”等。扇头十绝:题写在扇面上十首绝句。[3]此唐李白诗。[4]此唐刘禹锡诗。[5]不特此:不仅这样。[6]“字之”二句:呼其字可以,呼其名也可以。[7]直:当,等于。[8]名:同“名之”,作动词用。[9]一也:都是一样的。[10]押韵:旧诗偶句末字用同一韵母的字称押韵。
  尤侗(1618—1704),字展成,号悔庵,江苏长州人。明末为诸生,颇有文名。清康熙年间举博学宏词科,授检讨,历官侍讲。工诗古文词,擅长戏剧,著有《鹤栖堂文集》及《钧天乐》传奇、《清平乐》杂剧等。
  黄九烟在赠尤侗的扇头诗中直呼其名,受到一般人的非议,尤侗写这封信加以辩驳。他认为对人尊重不尊重要看实际,而不讲形式,如果二人相知,叫什么都可以;如果不相知,嘴里叫得甜甜的,心里却是狠狠的,又有什么用呢?但是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感情既要真挚,又讲究必要的礼貌形式,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他认为只二人相知,叫牛马皆可,只重内容,不讲究必要的礼貌形式,则从一个极端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