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继儒《读书镜·卷四》:才器·贫累大矣

(2023-08-01 09:10:24)
       有士人赝作韩魏公书,谒蔡君谟。蔡心疑之,然士颇豪,与三千缗。因回书遣四兵送之,并致果物于魏公。士至京谒公,以其故请罪。公徐曰:“君谟手段小,恐未足以了公事。”因作书令见夏太尉,子弟有不然者,公曰:“士能为我书,又能动君谟,其才器亦不凡矣。”至关中,夏竟官之。(曾经有人造假韩魏公的举荐信去拜访蔡君谟。蔡君谟虽然感到有些怀疑,但觉得此人性格豪爽,便送给了他三千钱,还写了封回信,派四个当兵的护送着他,同时送了水果一类的礼物给韩魏公。此人到了京城,见到韩魏公后,当面承认自己的过错。韩魏公考虑了一下说道:“君谟处事小心谨慎,恐怕不能达成你的心愿。夏太尉在长安,你可以去见他。”因为此人写了一封信,给夏太尉。家里人觉得不怪罪此人,已经够宽容了,没有必要再给他写举荐信。韩魏公说:“这个读书人能够模仿我的笔迹和口吻,又能说动君谟,毕竟是个很有才干的。”此人一到关中 ,夏太尉果然让他做了官。)
       范文正在雎阳掌学,有孙秀才者,索游上谒,文正赠钱一千。明年复谒,公又赠一千。因问何为汲汲道路,孙戚然曰:“老母无养”。公见孙词气,甚非乞客,因为补学职,以《春秋》月得三千供养。孙笃学,公甚爱之。明年领解去。后十年,闻太山下有孙明复先生,以《春秋》教授,道德高迈。朝廷召至太学,即昔日索游孙秀才也。公叹曰:“贫累大矣,倘因循索米至老,虽人才如明复者,将犹汨没而不见也。”(范仲淹在睢阳担任学官的时候,有个孙秀才在路上拜见他,范仲淹送给他一千钱。第二年,孙秀才又在睢阳路边拜见他,范仲淹又送给他一千钱,并问他:“为什么一直在路边讨要钱财呢?孙秀才脸色戚然地说:无法供养老母亲,如果每天讨得一百钱,就能够供养她了。范仲淹说:“我看你的言谈举止,不想一个乞讨的人。这样过了二年,你能讨得多少钱,却荒废了许多学业。我今天收录你在学校任职,每月可以得到三千钱来供养母亲,你能安心做学问吗?孙秀才高兴得赶紧行礼。范仲淹于是传授他《春秋》,而孙秀才勤奋学习,日以继夜,行为也端正谨慎,范仲淹很喜欢他。第二年,范仲淹离开睢阳,孙秀才也告辞回家了。后来过了十年,范仲淹听说泰山下有个叫孙明复的先生给学生讲授《春秋》,他道德高尚,朝廷把他召到太学,原来是从前向范仲淹讨钱的孙秀才。范仲淹叹息说:“贫穷对人的拖累太大了,徜若天天讨米一直到老,就算是像孙明复一样好的人才,也将会被湮没而不会被世人知道了”。 )
          语云缓急人之所时有也,今富贵人不知贫贱痛痒,亦是一过。况贫贱中往往有豪杰,须是大着眼,宽拄腹可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