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谢泌谏议,居官不妄荐士。或荐一人,则焚香捧表,望再拜而遣之。其所荐虽少,而无不显者。正献公(吕公著,宋朝著名政治家,名臣吕夷简的儿子)既荐常秩(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字夷甫,举进士不中,居里巷,以经术著称。仁宗、英宗、神宗时,屡召为官,皆辞。),后差改节,尝对伯淳(程颢,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有悔荐之意。伯淳曰:“愿侍郎宁百受人欺,不可使好贤之心少替。”公敬纳焉。
余尝谓人臣荐士与荐医同,然医误特杀一人,官误几杀万姓。今荐者不复慎,误者不复悔,至于悔而复荐,益又罕矣。此非特为国家举劾无连坐法,亦由为国之念不及古人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