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衡山侯与妇书·〔南朝·梁〕何逊》
(2023-07-18 16:01:19)提起六朝的骈体文风,人们总爱引用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所说“轻绮”二字作为时代风貌的概括。“轻”指内容的空虚单薄,“绮”指形式的侧艳华丽。何逊这篇《为衡山侯与妇书》,便是“轻绮”之风的代表。
这是一封代写的情书。情书而找人代写,这本身就是一件怪事,其情也只能是矫揉造作之情罢了。衡山侯名萧恭,性尚华侈,酣宴无度,是个典型的纨袴子弟,道地的王子皇孙。他还要写情书,大概是为了附庸风雅吧;而自己又写不来,这倒给代写者一个铺文摛采的展才机会。平心而论,这封代人致妇书也确实写得工丽香艳,颇见巧思,仍有其可读性。
开头四句,连用曹植与洛水女神相爱、楚王与巫山神女幽期两个典故,既切合题旨,又对衡山侯夫妇双方都作了美化,这是代笔者的高明处。接下以微笑犹存和余香且歇寓分离之久和相思之切,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调子轻柔,有一种缠绵意态。自“掩屏为疾”到“终朝不息”,转用重笔,极力倾诉夫方的渴想之深。单说“为疾”、“成劳”,分量不够,太空泛;有了“分鸾”、“别鹤”两个典故,又用了心如火烧、思如流水两个比喻,于是便突出了劳疾的程度。这还不够,又加以铺陈,忘忧草不能忘忧,合欢扇不能合欢,原因就在于“路迩人遐,音尘寂绝”,夫妇不能见面团聚。《诗经》上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作者又推进一层:“一日三秋,不足为喻。”能够层层加码,这便是文人的本事。思念之情无以复加了,遂以此信相慰作结,戛然而止。
这是篇“作”出来的文章,完全靠的是文化素养。因而也只有在如何雕文织采方面,它才具有借鉴意义。
前一篇:《与马策之·〔明〕徐渭》
后一篇:《乙亥北行日记(四则)·戴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