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四462:一杯羹
(2023-07-11 10:59:10)一杯羹
有人作《太上皇》诗云:“得意斯为天下养,失时要作一杯羹。”刘芙初编修《咏陈平》云:“笑问社中分肉手,如何处置一杯羹?”二诗读之,真堪失笑。又孙子潇太史《芒砀怀古》诗云:“威加四海诛元功,羹分一杯弃而翁。君不见蛟龙白日与媪遇,龙种何曾属太公?”奇论辟空,得未曾有。
陈平分肉
陈平分肉分得很公平,比喻一个人处理事情很公正。
《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
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平所居的库上里祭祀土地神,陈平做主持割肉的人,他把祭肉分配得很均匀。父老乡亲们说:"好,陈家孩子真会做分割祭肉的人!"陈平说:"唉,假使让我陈平主宰天下,也会像这次分肉一样呢?)
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太史公说:陈丞相陈平年轻的时候,原本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当他在砧板上分割祭肉的时候,他的志向本来已经很远大了。他彷徨于楚魏之间,最终归附高帝。他常常想出妙计,解救纷繁的危难,消除国家的祸患。到了吕后执政时期,诸事多有变故,但陈平意能自免于祸,安定汉室,保持荣耀的名望终身,被称为贤相,难道不是善始善终吗!假若没有才智和谋略,谁能做到这一步呢?)
前一篇:《右台仙馆笔记》卷一:赎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