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右台仙馆笔记》冯孝子·木工陶某

(2023-06-27 14:52:26)
       右台仙馆,清俞樾室名。著有《右台仙馆笔记》。右台,山名,在杭州西湖边。光绪五年(1879),俞樾夫人姚氏卒,同年冬葬于右台山,筑室居其旁,颜曰“右台仙馆”,“仙”谓仙逝,寓哀悼之意。
  余自己卯夏姚夫人卒,精神意兴日就阑衰,著述之事殆将辍笔矣。其年冬,葬夫人于钱唐之右台山,余亦自营生圹于其左。旋于其旁买得隙地一区,筑屋三间,竹篱环之,杂莳花木,颜之曰“右台仙馆”。余至湖上,或居“俞楼”,或居斯馆,谢绝冠盖,昵就松楸,人外之游,其在斯乎!余吴下有“曲园”,即有《曲园杂纂》五十卷;湖上有“俞楼”,即有《俞楼杂纂》五十卷,“右台仙馆”安得无书?而精力衰,不能复有撰述,乃以所著笔记归之。笔记者,杂记平时所见所闻,盖《搜神》、《述异》之类;不足,则又征之于人。嗟乎!不古训之是式,而惟怪之欲闻,余之志荒矣。此其所以为“右台仙馆”之书欤!曲园居士自记。
  附录《征求异闻启》并小诗二首:余今岁行年六十矣,学问之道,日就荒芜;著述之事,行将废辍。书生结习,未能尽忘,姑记旧闻,以销暇日。而所闻所见,必由集腋而成;予取予求,窃有乞邻之意。伏望儒林丈人、高斋学士,各举怪怪奇奇之事,为我原原本本而书,寄来“春在草堂”,助作秋灯丛话。约以十事为率,如其多则更佳。先将二绝为媒,幸勿置之不答。
  衰不复事丹铅,六十原非亲学年。正似东坡老无事,听人说鬼便欣然。
郭冲五事太寥寥,戏学姚崇十事要。不论搜神兼志怪,妄言亦可慰无聊。
姚崇"十事要说“:一、武后执政以来,以严刑峻法治天下,能否施行仁政;二、青海边界已没有反复被扰的灾祸,你能否不再贪图边功;三、能否对宠爱的亲信的不法行为严加制裁;四、能否不让宦官参政;五、能否在租赋之外不收大臣公卿的礼物;六、能否不任命亲属出任公职;七、能否以严肃的态度和应有的礼节对待大臣;八、能否允许大臣们"批逆鳞,犯忌讳";九、能否禁止营造佛寺道观;十、能否接受汉朝王莽等乱天下的经验教训而禁止外戚内宠专权。
       @冯孝子,佚其名,太仓州之老闸镇人。少孤贫,佣耕以养母。乱后无田可耕,乃行乞于市,得钱则市酒肉以进,而歌俚曲以侑之。同治六年,母卒,乞得义冢地,并其父柩合葬之。日则仍出行乞,夕即于墓旁宿焉。每日必携数石以归,环墓成垣,自结草庐,寝处其下。后数年,无病卒。乡人即葬之于其所庐处。知州方公传书立碣表之,曰“冯孝子墓”。《春秋》二百四十年,人材极盛,而开卷即载颍考叔事,表纯孝也。余研经余暇,偶掇拾见闻,成斯笔记,而首以冯孝子事,亦庶几左氏之义夫。

  @木工陶某,金陵人。年甫四岁,值粤贼陷城,父为所掳,母子相依,幸而无恙。大乱既平,仍设肆于城中。至同治甲戌,陶年二十五矣。忽有老翁携瞽妇至门乞食,与之钱不去,熟视陶曰:“尔非陶姓乳名某者乎?”陶问何以知我,翁曰:“尔乃吾子也。”陶乎母出视,果其父,因扶之入,拜问由来。则始而被掳北行,后又流转至川、陕,今自陕归也。解腰缠出银数锭,皆累年贸易所得,恐途中遇盗贼,伪为窭人耳;瞽妇则其续娶者也。因大欢慰,亲党毕贺。夫兵乱以来,父子夫妻离散者多矣,此家乃得完聚,意其有阴德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