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2023-06-18 14:52:52)《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是王国维于1905年写的一首词,被整理收录在王国维的词稿《人间词》甲稿之中。前半阕王国维以想像来构思场景,以孤鸿来比喻自己的心绪。后半阕回到眼前,以浮萍来比喻自己的无奈心情。所以这首词虽短,却反映了王国维内心那种理性与感情之间的矛盾。
采桑子
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城头上响起了晨鼓的声音,油灯早已经燃熄灭了。不管是睡着的还是醉了的也始终要醒了过来。听着天空中鸿雁的几声悲鸣。人的一生就像柳絮一样随风飘散,不管是喜还是悲都是零星的点缀,全像那江中的浮萍一样零落其中。
(人的一生只不过如风中的絮,沉沉浮浮,进进退退,闻达或是无名,得志抑或失落,又有什么区别呢?到头来还不是如柳絮浮萍一般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吗?人生在世,虚无飘渺,就像随风飘舞的柳絮,纵有零星的欢乐或伤悲,但只要一阵轻风吹过,便全部化作江上漂流不定的点点浮萍。)
高城鼓动:城中晨鼓响起。古代京城凌晨击鼓以解宵禁。兰釭[gng]灺[xiè]:油灯熄灭。孤鸿:三国魏阮籍:“孤鸿号外野”零星:零碎,少量。连江:满江。点点萍:江面的浮萍。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05年,当时全国各地革命如火如荼,王国维作为旧势的保守派,情绪低落,词中可见当时他意气消沉。
文学鉴赏
“高城鼓动”,说的是凌晨时分。凌晨击鼓是唐代京城的作息制度。后代写旧体诗词都喜欢以古说今,王国维当然也不能免俗。“兰釭灺”是说油灯已经点干了而自动熄灭。耳中听到城中的晨鼓,睁眼看到油灯熄灭,这代表了夜已结束,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睡也还醒,醉也还醒”这两句的口吻中,有一种不甘心和不情愿的情绪在。是睡还是醉,都可以看成是一种逃避,不敢面对现实。“忽听孤鸿三两声”这句是对前面的一种含蓄的回答。“孤鸿”就是“孤雁”,而且“孤鸿”意味着在奋斗的道路上没有伴侣和得不到理解。
“风前絮”,是说柳絮。暮春时节柳絮飞时纷纷扬扬,把天地搅得一乍朦胧。接着“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是说人生的悲欢离合就像风关的柳絮一样,最后结局只化作满江浮萍流水而去。柳絮在诗词中常代表着一种缠绵、迷惘的情意,落入水中化为浮萍是这美好情意的一种令人感伤的结束。“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这几句,似乎已经把人生看透了。
名家点评
近代历史学家周策纵:《采桑子》不但以萍末、池沤、飞絮状零星之闲愁,深得其神髓,且枕边婉转,忽听孤鸿,尤能显无可奈何之情景。
近代学者蒋英豪:像这种运情入景,以景作结,令人回味不尽的。
近代古文学研究者陈永正:此词有情而无格,有韵而乏气。
近代学者陈鸿祥:通篇明白如话,语语如在目前。
前一篇:《孔子家语·相鲁》(1)
后一篇:王修《诫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