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生在片议,穷达由一言

(2023-05-03 08:42:02)
方回《瀛奎律髓》第46为侠少类:
昔司马子长作游侠列传,余仿其意分侠少类 。
方回说,当年司马迁史记中有《游侠列传》,于是仿效他分了一类为侠少类。
一、杂诗  卢 象
君家御沟上,垂柳夹朱门。
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尊。
死生在片议,穷达由一言。
须识苦寒士,莫矜狐白温。
卢象是盛唐时期诗人,《杂诗》共两首,方回在这一卷选录了第二首,不过这两首诗最好一起欣赏才能理解作者的意图,第一首被方回录入了《瀛奎律髓·边塞类》,不妨对比一下:
家居五原上,征战是平生。独负山西勇,谁当塞下名。
死生辽海战,雨雪蓟门行。诸将封侯尽,论功独不成。
从可以看出,诗人描写了一个有功却没有得到应有赏赐的战将,这类人物以李广为代表。方回点评说:
感慨有味,诗人寓意言辛苦无成者,以讥夫偶然而成名者,未必皆辛苦也。
卢象两首诗以对比的方式,写了两个不同的人物,一个“死生辽海战”却有功不赏,另外一个出身豪门,轻易地获得别人用生命也未必换来的飞黄腾达。
对于第二首诗,方回评价说:
此诗有古乐府之意,格调甚高。前四句叙其富贵,五六言其权势之盛,末句使之怜寒士也。
方回将两首诗分列于两类,评价时未免片面。
两首诗中,其实对比了三种人。第一首写了两类人,例如李广是一类,有功却没有得到应有赏赐;另外卫青、霍去病是一类,有功也有后台,所以很容易被封侯。
第二首重点写了未必出力但是出身好而被封侯的一类人。这类人在历史上很多,就不举例了。
死生在片议,穷达由一言。这两句不符合律句的要求,属于古体诗句式。
另外,这两句化用了江淹的“王侯贵片议,公卿重一言”,汉朝的娄敬议都而封奉春君、田千秋一言而登卿相,这两个典故表示地位高(离天子近)更容易升官发财。而“苦寒士”虽然有功有才,未必有机会得到赏识。
方回把第二首诗归为“侠少类”,诗中的这个“君家御沟上”的“侠少”,有些像战国四公子、唐朝韦应物、清朝纳兰性德一类权贵子弟。而不是普通出身的剧孟和郭解这类人物。
一言丞相田千秋
原文:丁己,以大鸿胪田千秋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数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然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资治通鉴》第22卷)
  译文:汉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六月丁巳(二十五日),汉武帝擢升大鸿胪田千秋为丞相,封为富民侯。田千秋既无杰出的才干,又无显赫的家世、高深的资历和特殊的功劳,只因一句话使汉武帝感悟,就在数月之中登上丞相高位,晋封侯爵,这是从来未曾有过的。然而田千秋为人敦厚,又有智慧,身居相位颇为称职,所以比他前后的几位丞相好过许多。
  简介:田千秋(?—前77年),西汉丞相。祖上系齐国田姓,后迁至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为相,在位12年。他笃厚有智,谨慎自守,声望遭遇均超过前后数任丞相,谥号“定侯”。
  【读后随笔】
  “一言寤意”的意思是,一句话让人感悟。田千秋正是凭着“一言”使汉武帝感悟,而得以升迁丞相的。史称,田千秋一言使他“数月取宰相”。久之,“一言丞相田千秋”便扬名于世。
  那么,田千秋究竟是一句什么话起了如此之大的作用呢?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汉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三月,汉武帝到钜定县亲自耕田。之后,接见群臣说:“朕自即位以来,干了很多狂妄悖谬之事,使天下人愁苦,朕后悔莫及。从今以后,凡是伤害百姓、浪费天下财力的事,一律废止!”大鸿胪田千秋说:“方士言神仙者甚众,而无显功,臣请皆罢斥遣之!”田千秋的话并无惊人之处,其意也不深奥,译文是:很多方士都在谈论神仙之事,都没有什么明显功效,我请求皇上将他们一律罢斥遣散。汉武帝说:“大鸿胪说得很对。”于是武帝下令遣散了这些方士,并对大臣们自叹说:“我往日愚惑,受了方士的欺骗。天下怎么会有神仙,全是胡说八道!”正是由于田千秋这句关于方士的话,让汉武帝醒悟了,认识到不存在什么神仙。三个月后,田千秋被升任为丞相,封为富民侯。可谓一言升迁九阶。
  历史上的田千秋,既没有过人的学问才能,也无籍籍之名与赫赫之功,出身门第更无高贵之处。只是一言感悟君心,便得拜相封侯。这种机遇,确属罕见。所以,他的拜相不但在汉朝廷被视为异数,就是在异邦他乡也被当成奇事。汉朝使者出使匈奴,单于问他:“听说汉廷新拜田千秋为相,不知此人平素有何威信成就,才得如此迅速地超升相佐?”使者回答:“田丞相上书言事,有当主心,故得超迁。”单于闻此,笑曰:“如此说来,此后汉朝丞相,就不必再求贤者了!只要任何一个人上书言事,便好拜相了。”使者无言答,回朝把此言奏明武帝。武帝怪他应对失辞,有辱使命,差一点把他下狱问罪。只是过了一些时日,汉武帝淡忘此事,才没有追究。
  不过,田千秋善于明哲自保。主要反映在为人持重老成而有智谋上,他虽然身居丞相之位,但为政谨小慎微,常以无为而治来保全自己。同时,他在为相期间,国家无事,百姓充实。所以武帝死后,汉昭帝对对田千秋也十分敬重,始终优礼相待,准许他朝会时乘小车入宫中,人们称他“车丞相”。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田千秋病逝。为相长达12年,这在武帝朝是不多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