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科第与风汉,天下英雄惟使君

(2023-05-02 08:17:38)
陆游这首诗的题目很长,可以看做诗序,介绍了自己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题目为《陈阜卿先生为两浙转运司考试官时,秦丞相之孙以右文殿修撰来就试,直欲首选。阜卿得予文卷,擢置第一。秦氏大怒,予明年既显黜,先生亦几陷危机,偶秦公薨遂已。予晚岁料理故书,得先生手帖。追感平昔,作长句以识其事,不知衰涕之集也》:
冀北当年浩莫分,斯人一顾每空群。
国家科第与风汉,天下英雄惟使君。
後进何人知大老?横流无地寄斯文。
自怜衰钝辜真赏,犹窃虚名海内闻。
冀北良马产地,比喻人才荟萃之所。空群,人才被选拔一空。出自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当年冀北一大群马优劣难分,而伯乐一来,就把良马给选空了。诗句借伯乐选马事,说明只要有善于识别人才的眼光,就能使有才干的人都得到提拔任用。
首联说,陈之茂(字阜卿)慧眼识才,不顾秦桧的势力,将陆游评为第一(把秦桧之孙秦埙放在第二)。结果,陆游、陈阜卿后来都受到秦桧的打击报复。
颔联巧妙地用了两个典故对仗。风汉,即疯汉。刘蕡(fén坟)指斥宦官乱政误国,宦官仇士良就责问杨嗣复(刘是杨嗣复的门生):“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耶”。杨嗣复吓得不轻,辩解说:当时录取他为进士的时候,他还没有疯呀!
英雄惟使君,用曹操和刘备的典故。英雄惺惺相惜。类似“伯乐与千里马”的意思。
颈联与尾联,先后对陈之茂和自己后来的经历,表示了惋惜。虽有“天下英雄惟使君”的雄心,然而并没有作出经天纬地的功绩。
       大和二年,裴休等二十三人登制科。时刘蕡对策万余字,深究治乱之本。又多引春秋大义,虽公孙弘、董仲舒不能肩也。自休已下,靡不敛袵(整理衣襟,表示恭敬)。然以指斥贵倖,不顾忌讳,有司知而不取。时登科人李邵诣阙进疏,请以己之所得,易蕡之所失。疏奏留中。蕡期月之间,屈声播于天下。刘蕡、杨嗣复之门生也。既直言忤,中官尤所嫉怒。中尉仇士良谓嗣复曰:"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耶?"嗣复惧,答曰:"嗣复昔与蕡及第时,犹未风耳。"(出《玉泉子》)(大和二年,裴休等二十三人位进士参加皇帝亲诏的殿试。刘蕡的《策》有一万余字。深刻探究了治乱之本,引伸春秋大义为佐证。公孙弘、董仲舒那样的学问家也无法比拟。裴休等人都甚敬重。刘蕡的文章中,抨击宦官权贵,无所顾忌。所以,考官虽然明知刘蕡的才华,也不敢取中。殿试取中的进士李邵上书朝廷,请把自己的的学位让给刘蕡。李邵的上书被扣下没有回音。刘蕡虽然没有考中,但一月之间,声名远播天下。刘蕡是杨嗣复取中的进士,由于正直敢言得罪了权贵,尤其是显贵的宦官,更加恼恨。中尉(宦官首脑,北寺最高官长)仇士良对杨嗣复说:"为什么趁国家考试的机会,放出这样的疯汉子来?"杨嗣复恐惧,回答说:"殿试之前,刘蕡不疯。
杜宣猷大夫自闽中除宣城,中官之力也。诸道每岁进阉人,所谓"私白"者,闽为首焉。且多任用。以故大阉以下桑梓多系于闽。时以为中官薮泽。宣猷既至,每寒食节,辄散遣将吏,荷挈食物,祭于诸阉冢墓。所谓洒扫者也,故时号为"敕使看墓"。(出《玉泉子》)(杜宣猷大夫自闽中出任宣城为官,是借助期中宦官的作用啊。唐朝时全国划分为十道。在十道中,每年向宫中进献的阉人,也叫"私白",闽进献的最多。而且,多数都被皇宫留用。因此,在宫中颇有权势的大宦官,他们的家乡多数都在闽中。当时人都说闽中是出宦官的地方。杜宣猷到宣城上任后,每到清明寒食鬼节,都派出许多将士、官吏,带着祭祀用的食品,给埋在闽中的各个宦官的坟墓设祭,即扫墓。因为这个缘故,当时人称杜宣猷为"皇上任命的守墓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