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176):古人门户虽各自标新,亦各有所祖述
(2023-02-12 07:10:09)卷五(一七)
古人门户虽各自标新,亦各有所祖述。如《玉台新咏》、温、李、西昆,得力于《风》者也。李、杜排奡,得力于《雅》者也。韩、孟奇崛,得力于《颂》者也。李贺、卢仝之险怪,得力于《离骚》、《天问》、《大招》者也。元、白七古长篇,得力于初唐四子;而四子又得之于庾子山及《孔雀东南飞》诸乐府者也。今人一见文字艰险,便以为文体不正。不知“载鬼一车”、“上帝板板”,已见于《毛诗》、《周易》矣。
祖述:1、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2.
阐述;发扬。《汉书·司马迁传》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 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
载鬼一车:载:乘载。载了一车鬼,比喻十分荒诞。出处:《周易·睽》:“见豕负涂,载鬼一车。”
上帝板板,出自《诗经·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瘅(dàn劳累多病。卒通“瘁”。)。出话不然,为犹(犹:通“猷”,谋划。)不远。”(上帝昏乱背离常道,下民受苦多病辛劳。说出话儿太不像样,作出决策没有依靠。)板板:乖戾,反常。毛传:“板板,反也。”孔颖达疏:“《释训》云:‘板板,僻也。’邪僻即反戾之义,故为反也。”
真老实人言:
一切文学形式的创新,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诗歌的创作当然也不例外。本条诗话,袁枚对古代诗家的风格渊源作了分析,说明了诗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创新也绝非空穴来风。纵观当今诗坛,因循守旧的作者不算太多,而标榜创新的作者层出不穷。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其实背后是更加严酷的现实,不是作者食古不化,也不是作者食古而化,而是绝大多数作者根本就没有食古。无继承而奢谈创新,实在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或许炫极一时,而终将是昙花一现、烟花无痕。
前一篇:郢匠·秦医
后一篇:李清照{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