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郁离子》规姬献

(2022-04-16 07:25:00)
       郁离子谓姬南献曰:“吾尝游汝、泗之间,见丛祠焉,其中为天仙,其左右为鬼伯。天仙之祠,香烛之外无物,而鬼伯之祠,击钟、烹羶、明膏火,穷昼夜。今子之庭,无雨、旸、寒、暑皆如市,鹅、羊、鸭、鸡之声哑嚄嘈囋,不得闻人语,吾痛惜)子之不能为天仙而为鬼伯也。”明年而败于匏瓜之墟,姬献死焉。(郁离子对姬献说:“我曾经出游到汝水和泗水之间,看见那里祠堂林立,中间的祠堂是祭祀天仙的,左右两边祠堂是祭鬼的。天仙的祠堂里,除了香烛以外再没有别的东西,而祭鬼的祠堂里,敲钟、烹煮羊、点着油灯,整天整夜。如今你的庭院里,无论雨天、晴天,还是严寒、酷暑,都像市集一样,鹅、羊、鸭、鸡的叫声哑嘈囋噪杂一片,都听不清人们说话的声音,我可怜你不能成为天仙而只能做鬼伯了。”第二年姬献就死在卖葫芦的集市上。
【注解】 汝、泗:水名。鬼伯:古称鬼。羶(shan):“膻”的异体字。旸(yang):日出;晴。哑嚄(huo)嘈囋(zan):象声词。匏(:):亦称“扁薄”、“夜开花”、“葫芦”》
【评语】
衣食足而仁义附。人活在世上,除金钱以外,应有更高的追求。贪得无厌,视金钱为上帝,必然酿成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悲剧。须知钱财本是身外物。荒野丛林中的神祠在刘伯温笔下无疑是个“隐喻”。天仙祠的冷冷清清与鬼伯祠的热热闹闹其反差何其大也!在这反差之中,寓言作者暗示了两种社会现象的存在:为政的清廉与腐败。因此,由天仙祠和鬼伯祠组成的丛祠,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社稷”的象征,天仙和鬼伯则分别比喻着清官廉吏与贪官污吏。郁离子显然不是在叙述他的游历。由姬献的门庭若市,不难想到鬼伯祠的热闹景象,两者在本质上可作等同观。郁离子对姬献的担心,正是由此触发的,它最终意义上使该寓言获得了一种整体上的隐喻。深究起来,天仙祠的清冷鬼伯祠的热闹和姬献之成鬼伯又有另一层意味。没有烧香的拜神捧场,热闹何来?嘈嘈杂杂的鸡鸭鹅羊不正是趋炎附势溜须拍马者之流的写照么?——这一点我们是不能疏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