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卷二十三·讥谑》加薪养廉
(2022-04-09 09:48:36)【原文】
尝有一名公,初任县尉,有举人投书索米,戏为一诗答之曰:“五贯九百五十俸,省钱请作足钱用。妻儿尚未厌糟糠,僮仆岂免遭饥冻?赎典赎解不曾休,吃酒吃肉何曾梦?为报江南痴秀才,更来谒索觅甚瓮。”熙宁中,例增选人俸钱,不复有五贯九百俸者,此实养廉隅之本也。(曾经有个颇有名望的人,刚做县尉的时候,就有个举人致函向他借粮食。这位县尉便很诙谐地作了首诗回复举人:“五贯九百五十俸,省钱请作足钱用。妻儿尚未厌糟糠,僮仆岂免遭饥冻?赎典赎解不曾休,吃酒吃肉何曾梦?为报江南痴秀才,更来谒索觅甚瓮。”(诗的大意是:我一年的俸禄也只有五贯多点儿钱,有时还打了折扣拿不足。我的家人连粗茶淡饭都难以为继,仆人们有时还难免要挨饿受冻。时不时还会因为家中周转不灵而跑当铺,就是做梦也不敢梦到喝酒吃肉。告诉你这个来信借粮的江南痴秀才啊,我家的哪只缸里能有余粮噢!)到了宋神宗熙宁年间,朝廷决定提高官员俸禄标准,不再有只能拿到五贯九百文钱的官员了,这实在是让官员能够保持廉洁的根本措施。)
【注释】名公:有名望的贵族或达官。县尉:县令的辅佐者,主要负责地方治安。举人:隋、唐、宋三代,通过考试被地方推举而赴京都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贯:古代铜钱用绳子穿起来,一千钱一串,称为一贯俸:俸禄,古时官吏所得的薪水。省钱:古时指不足一百当一百用的钱币,文中是“俸禄被打了折扣”的意思。厌:吃饱,饱足。赎典赎解:是“赎回典当物品”的意思。赎典:用钱物换回抵押品。赎解:相当于“赎当”。解:指解库,即当铺。谒索:求借。熙宁:宋神宗赵顼(x)年号(1068—1077)。例:全部,一概。这种用法比较少见。选人:唐代称候补、候选的官员为选人,后世沿用。廉隅:棱角,比喻端方不苟的行为、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