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敏中丞相,判西京。有僧暮过村舍求宿,主人不许。求寝于门外车箱中,许之。是夜,有盗入其家,携一妇人并囊衣,逾墙出。僧不寐,适见之。自念不为主人所纳,而强求宿,明日必以此事疑我,而执诣县矣。因亡去。夜走荒草中,忽坠眢井。而逾墙妇人已为人所杀,尸在井中,血污僧衣。主人踪迹,捕获送官。不堪掠治,遂自诬,云:“与妇人奸,诱以俱亡。恐败露,因杀之,投尸井中。不觉失脚,亦坠于井。赃与刀在井旁,不知何人持去。”狱成,皆以为然。(丞相向敏中曾任西京洛阳的行政长官。一天晚上,有个僧人路过一个村子想求
宿,可是房子的主人不答应,僧人又想求宿于停在门外的车箱里,主人答应了。这天
晚上有一个盗贼进入主人的家,他抢走了一袋衣服又劫了一个妇人,然后翻墙逃了
出去。僧人因为没有睡觉,恰好看见。僧人想,自己求宿不被主人允许,最后勉强借
住在车箱里,今天出了劫人盗窃的案子,明天我一定被怀疑,他们一定会抓我去县衙
。我不如现在就先离开此地。夜里,僧人行路走在荒草中,忽然掉进一口枯井里。
正巧,越墙的那个妇人已被杀了,尸体也在井中,她的血渍染了僧人的衣服。第二天
,房子的主人根据踪迹将僧人捕获至衙门。僧人因难以忍受拷打,就自诬做了假的
口供:“我与妇人通奸,我诱骗她一起走。以后惟恐败露,就把她杀了,又把尸体投
入井中,自己又失足坠于井里。赃物和刀全在井旁,不知何人拿走了。”案子审完
了,僧人入狱,大家都认为这事情是真的.)敏中独以赃、仗不获,疑之。诘问数四,僧但云:“前生负此人命,无可言者。”固问之,乃以实对。于是密遣吏访其贼,食于村店,有妪闻其自府中来,不知其吏也,问曰:“僧某狱如何?”吏绐之曰:“昨日已笞死于市矣。”妪叹息曰:“今若获贼,如何?”吏曰:“府已误决此狱,虽获贼,不敢问也。”妪曰:“然则言之无害。彼妇人,乃此村少年某甲所杀也。”吏问:“其人安在?”妪指示其舍。吏往捕,并获其赃,僧始得释。一府咸以为神。按:士之察狱,苟疑其冤,虽囚无冤词,亦不可遽决。(
而只有向敏中认为案子还有疑点。他认为 赃物和凶器没找到,颇感怀疑。可是审问了僧人很多次,僧人只是说:“我上辈子欠
了这女人的命,我应该死,我没什么可说的。”向敏中反复鞫查,僧人终于说了实话
。于是,向敏中秘密派人查找那个贼。被派的人在一个村的店里吃饭,有个老太太
听说他是从西京府来的,并不知是官吏,便问他:“某僧的案子如何?”官吏欺骗她
说:“昨天他已在市上被打死了。”老太太叹息说:“现在如果逮着贼该怎么处置
呢?”官吏说:“衙门已经误判了,就算逮着贼,也就不再问了。”老太太说:“既然
这样,我说了也就没问题了。那个妇人就是被这个村少年某甲所杀的。”官吏问此
人在哪?老太太指出他的住处。官吏就前去捉拿了贼人,并得到赃物。僧人的冤案
终于告破,僧人这才被释放出来。洛阳城的人都认为向敏中办案太神妙了。)
注释 1.向敏中:人名,北宋中期人,官至宰相。 2.西京:即今河南省洛阳市。
3.不寤:没有睡觉。 4.纳:接收,容纳。 5.执诣县:抓住送县衙。执,捉拿;诣,去。 6.眢yun井:枯井。 7.掠治:拷打。 8.狱成:审判结束。
9.赃杖:这里指盗窃的财物和凶器。 10.诘问:追问,追查。
11.但云:只是说。
王晦叔丞相知潞州时,有杀人狱已具,晦叔察情非是,而面讯之。其人自谓不获真杀人者无免理,终不自明。僚属皆言无足疑。固留不决,而密以物色捕杀人者,得之。作辨狱记,以戒理官。见尹洙龙图所撰神道碑。
此其终不自明,与僧云“无可言者”类矣。而皆不敢遽决,卒能获贼释冤,岂非尽心矜谨之效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