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斋志异》:胡四娘(2)

(2022-04-05 16:38:19)
       先是,程擢第后,有邮报者[36],举宅皆恶闻之;又审其名字不符,叱去之。适三郎完婚,戚眷登堂为餪[37],姊妹诸姑咸在,惟四娘不见招于兄嫂。忽一人驰入,呈程寄四娘函信。兄弟发视,相顾失色。筵中诸眷客,始请见四娘。姊妹惴惴,惟恐四娘衔恨不至。无何,翩然竟来[38]。申贺者,捉坐者,寒暄者,喧杂满屋。耳有听,听四娘;目有视,视四娘;口有道,道四娘也:而四娘凝重如故[39]。众见其靡所短长[40],稍就安帖,于是争把盏酌四娘。(原先,程生考中以后,来了个报喜的。胡家一家人都厌恶听到这种消息。又审知名字不符,将报喜人赶走了。正好三郎结婚,亲戚朋友们都来送礼庆贺。姑嫂姊妹都在,惟独四娘没被兄嫂请来。这时,忽然有个人奔跑了进来,呈上寄给四娘的一封信。兄弟们打开一看,面面相觑,脸上失色。此时酒宴中的亲戚们才请见四娘。姊妹们惴惴不安,恐怕四娘怀恨不来。不一会儿,四娘竟翩然而来。那些人纷纷凑上去,祝贺的、搬座的、寒暄的,屋里一片嘈杂。耳朵听的,是四娘;眼睛看的,是四娘;嘴里说的,也是四娘。但四娘仍像以前一样凝重端庄。大家见她不计较过去,心中才稍微安宁了点。[36]邮报:传送喜信。邮,寄递。[37]为餪(nun暖):也称“餪女”,旧时女儿嫁后三日,母家馈送食物。[38]翩然竟来:竟然大方、爽快地来了。翩然,轻盈潇洒的样子。[39]凝重:庄重。[40]靡所短长:无所计较。靡,无。)方宴笑间,门外啼号甚急,群致怪问。俄见春香奔入,面血沾染。共诘之,哭不能对。二娘呵之,始泣曰:“桂儿逼索眼睛,非解脱,几抉去矣!”二娘大惭,汗粉交下。四娘漠然[41]。合坐寂无一语,各始告别。四娘盛妆,独拜李夫人及三姊,出门登车而去。众始知买墅者,即程也。(一会儿忽见春香跑了进来,满脸鲜血。众人一起询问,春香哭得回答不上来。二娘呵斥了她一声,春香才哭着说:“桂儿逼着要我的眼睛,要不是挣脱,眼珠子让她挖了去了!”二娘大为羞惭,汗流满面,把粉都冲下来了。四娘依旧不动声色,漠然置之。满座人一片寂静,接着便陆续告辞。四娘盛妆而出,惟独拜了李夫人和三姊,然后出门,登上车走了。大家才知道买别墅的就是程家。[41]漠然:淡漠,若无其事。
四娘初至墅,什物多阙。夫人及诸郎各以婢仆、器具相赠遗,四娘一无所受;惟李夫人赠一婢,受之。居无何,程假归展墓[42],车马扈从如云。诣岳家,礼公柩,次参李夫人。诸郎衣冠既竟[43],已升舆矣[44]。胡公殁,群公子日竞资财,柩之弗顾。数年,灵寝漏败[45],渐将以华屋作山丘矣[46]。程睹之悲,竟不谋于诸郎,刻期营葬,事事尽礼。殡日,冠盖相属[47],里中咸嘉叹焉。(四娘初到别墅,日用东西都很缺。胡夫人和公子们送来了仆人、丫鬟和器具,四娘一概不要,只接受了李夫人赠送的一个丫鬟。住了不久,程生请假回来扫墓,车马随从如云。到了岳父家,先向胡银台的灵柩行了祭礼,然后参拜了李夫人。等胡家兄弟们穿戴整齐要拜见程生时,程生已上轿打道回府了。胡银台死后,他的儿子们天天争夺财产,把他的棺材扔在那里不理会。过了几年,棺木朽烂,渐渐地竟要把屋子当作坟墓了。程生见了十分伤心,也不和胡家兄弟们商量,自己出资,选了下葬的日子,事事尽礼,隆重安葬。出殡那天,车马接连不断,村里的人都赞叹不已。[42]展墓:扫墓。[43]衣冠既竟:穿戴完毕。指换上冠服,准备出迎。[44]升舆:上轿。升,登上。[45]灵寝:寄放灵柩的内堂。古时往往停柩屋内,择吉待葬。[46]以华屋做山丘:意谓临时寄放灵柩的内堂,将毁败成为埋葬灵柩的荒丘。华屋,华丽房屋,活人所居的地方。山丘,死人埋葬的地方。曹植《箜篌引》:“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此化用其意。[47]冠盖相属:指吊唁的官员接连不断。冠盖,官员的冠服和车盖,用作仕宦的代称。相属,连续不断。)
       程十余年历秩清显[48],凡遇乡党厄急[49],罔不极力。二郎适以人命被逮,直指巡方者[50],为程同谱[51],风规甚烈[52]。大郎浼妇翁王观察函致之[53],殊无裁答[54],益惧。欲往求妹,而自觉无颜,乃持李夫人手书往。至都,不敢遽进,觑程入朝,而后诣之。冀四娘念手足之义,而忘睚眦之嫌[55]。阍人既通,即有旧媪出,导入厅事,具酒馔,亦颇草草。食毕,四娘出,颜色温雾[56],问:“大哥人事大忙,万里何暇枉顾?”大郎五体投地[57],泣述所来。四娘扶而笑曰,“大哥好男子,此何大事,直复尔尔?妹子一女流,几曾见呜呜向人?”大郎乃出李夫人书。(程生做官十几年,两袖清风,乡亲们凡遇难事,他无不尽力。胡二郎因为人命案被牵连入狱,审案的官员,是和程生同榜考中的,执法非常严明。胡大郎央求岳父王观察写了封信给这个官员,人家却置之不理。胡大郎更加害怕,想去求四娘,又觉没脸见她,便让李夫人写了封信,自己拿着去了。来到京城,胡大郎不敢冒然进程家,看见程生上朝走了后,才登门求了见。盼望四娘念手足之情,忘记过去的嫌隙。门人通报后,便有原来的一个老妈子出来,领着他走进内厅,草草地摆上酒菜。吃喝完,四娘才出来,脸色温和,问道:“大哥在家事情很忙,怎么有时间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大郎跪倒在地,哭泣着说了来由。四娘扶起他来,笑着说:“大哥是个好男子汉,这算什么大事,值得这样?妹子一个女流,你啥时候见跟人呜呜哭泣来?”大郎便拿出李夫人的信。[48]历秩清显:历任清贵的要职。秩,职。清显,指官位显贵、政事不繁。[49]乡党:指乡里。厄急:急难。[50]直指巡方者:受命为巡按御史的这位官员。直指,官名,汉时设直指使,衣绣衣,出巡地方,有权诛杀不法官员,审判大狱,又称绣衣直指。[51]同谱:同宗。谱,记述宗族世系的谱牒。又,同时进士及第者称“同兰谱”。[52]风规甚烈:执法甚严。风规,风教法规。烈,刚正。[53]观察:观察使。[54]裁答:裁笺作复,指回信。[55]睚眦之嫌:小的怨仇。睚眦,怒目而视,见《续黄梁》注。嫌,仇怨。[56]温霁:喻脸色温和。霁,天气晴朗。[57]五体投地:双膝、双肘及头额着地。本是佛教最敬重的礼节,这里指伏地磕头。)四娘曰:“诸兄家娘子,都是天人[58],各求父兄,即可了矣,何至奔波到此?”大郎无词,但顾哀之。四娘作色曰:“我以为跋涉来省妹子,乃以大讼求贵人耶[59]?”拂袖径入。大郎惭愤而出。归家详述,大小无不诟詈;李夫人亦谓其忍。逾数日,二郎释放宁家。众大喜,方笑四娘之徒取怨谤也。俄而四娘遣价候李夫人[60]。唤入,仆陈金币,言:“夫人为二舅事,遣发甚急,未遑字覆[61]。聊寄微仪,以代函信。”众始知二郎之归,乃程力也。后三娘家渐贫,程施报逾于常格。又以李夫人无子,迎养若母焉[62]。(四娘看了后说:“嫂子们的娘家,都是些了不起的天人,各自去求求自己的父亲、哥哥,就了结了,何必奔波到这里?”大郎哑口无言,只是哀求不已。四娘变了脸色,说:“我以为你千里跋涉而来是为了看妹子,原来是拿大案求‘贵人’来了!”一甩袖子,进了内室。大郎既羞惭,又恼恨,只好出来。回家后详细一说,一家大小无不痛骂四娘,连李夫人也觉得四娘太忍心了。过了几天,胡二郎竟被释放回家。全家大喜,还讥笑四娘不肯相救,徒落了个被众人怨恨。一会儿,有人来报,四娘派了仆人来问候李夫人。李夫人叫进来人,那人送上带来的银子,说:“我家夫人为了二舅的案子,忙着派人料理,没顾上写回信铪您。让我送上这点礼物,以代信函。”此时,大家才知道,二郎的回来还是程生和四娘出力的结果。后来,三娘家渐渐贫困,程生更加周到地接济她。又因为李夫人没有儿子,程生就把她接到自已的家里,像母亲一样养起来了。[58]天人:天上的人。此嘲讽曾依恃高门,欺侮四娘夫妇的嫂子们。[59]以大讼求贵人:因为吃了大官司而求助于贵人。当初胡家曾以“贵人”嘲笑四娘,此时四娘自称“贵人”,有反讥之意。[60]价(jiè介):送信、传话的仆人。[61]未遑字覆:来不及写回信。[62]“又以李夫人”二句: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又迎李夫人,如子迎养若母焉”。
作品鉴赏
这个故事写世态炎凉.亲情浅薄.人心势利,深刻透彻,入木三分,剖析了功名富贵的毒液,对社会生活环境乃至家庭生活环境的严重污染.发人深思。
围绕程孝思、胡四娘夫妻由贫贱到寓贵的艰难过程.作品塑造出一组家庭牛活的人物群像,各有特征,各有意趣,各成典型。胡银台,李、!台的慧眼识人,慷慨棚助.人胆提拔;程孝思的努力向学,忍辱负重,坚韧不拔;胡四娘的端庄凝重.内慧外朴,荣辱不惊;胡家兄嫂姐妹乃至婢仆的浅薄势利,欺贫怕富.前倨后恭;乃丫头桂儿的义愤激情,赌咒发誓;三姊及李夫人的稍有远见,预留余地t都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上述人物及其行动,又成为故事情节发展演变的若干线索,以胡四娘、程孝思为中心视点和主要人物,以对他们不同态度的各种人物为多条副线,纵横交错,经纬编织,组成了一个精巧的网状艺术结构,既头绪纷繁,又纲目分明,仅以不足二千字的简短篇幅,就表现了一个庞杂的故事,成功地塑造出一组人物形象。恰如但明伦所评:“写银台之卓识,写孝思之力学,写四娘之端默,中间杂以旁人之非笑,诸子之鄙薄,仆婢之揶揄,神巫之风鉴,婢媪之嘲呼,桂儿之忿恚,纷纭杂逐,聒耳乱心;而若网在纲,如衣挈领,如阵步燕然,首尾相应,以叙笔为提笔,以闲笔为伏笔。”
说到伏笔,作品确有随笔埋伏又随笔照应之妙,整个故事形成前伏后应之势。胡银台“此不长贫,可妻也”的判断和决定,伏下一个期望,围绕这个期望,有赞同,有默许,更有嘲笑、揶揄、讥刺、反对,程孝思的潜沉升腾遂置于众目睽睽之下.作者还故作顿挫,让他初战失利,隐名难归,形成一个低潮和跌宕,使反对派得意一时,最后才写程孝思连战连捷,衣锦还乡,把一帮势利小人置于难堪境地。桂儿与二姊、春香的赌咒发誓把两派的交锋白热化,也形成一个精彩的伏笔,由于二姊与春香的赌注是她们主仆二人的双眼,斗争就显得更加激烈,犹如把二姊主仆更高地抛向空中,到程思孝功成名就时,她们就被重重跌下,春香被桂儿逼索双眼.抓得满面流血,二姊惭窘得汗粉交流,也狼狈不堪。
作者的对比艺术才能也在这个故事里得到施展:家庭成员对程思远、胡四娘的两派不同态度形成尖锐对比,诸郎对程思远读书生活的干扰破坏与程思远的退避三舍,胡四娘的静默端庄,荣辱不惊与诸妇群婢的张牙舞爪、前倨后恭形成鲜明对比,尤其精彩的是诸郎诸妇群婢本身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难堪的自我对比,都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善于挑选最有表现力的片断生活来烘托主题,两次宴会是突出例子。胡公生日宴会,四娘受尽嘲讽和调弄,火嫂说:“你家送的贺礼是什么呀?”二嫂接应:“两个肩膀抬着一张嘴!”而到三郎婚礼宴会上,情形却翻然两样,大家提心吊胆,唯恐四娘记恨,纷纷讨好卖乖,“耳有听,听四娘;目有视,视四娘;口有道,道四娘。”两相对读,讽刺效果十分强烈。在对比中,有变,也有不变,变是对比,不变也是对比。生It宴会上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无礼羞辱,“四娘坦然,殊无惭怍”;婚礼宴会上面对来自八方四面的阿谀奉承,“四娘凝重如故”。两相对比,四娘荣辱不惊,深沉含蓄,不动声色的端默性格凸现纸上。作者的笔伸进了人物的灵魂.写出了人物最有光彩的性格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