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依“张惠言之用心”,温庭筠的词堪称“深美闳约”。对这四字评语,刘锋杰和章池两位学者有过很好的解释:“‘深美闳约’是辞章华丽而不失深意,境界宏大却又能简约,这代表的是一种意味蕴藉、气势不凡的境界。这与温词多写红香翠软,题材不广,体验不深正相冲突。倒是王国维用‘精艳绝人’评温词,较相切合。这是承认温词的华丽艳冶,不承认温词有深情厚意。”(《人间词话解读》)
“深美闳约”这四个字,“美”和“约”是无可争议的,有争议的是“深”和“闳”。张惠言正是基于过度阐释才得出“深美闳约”这个结论,而这样一个“错误”的结论却产生了相当积极的影响:提高了词的艺术地位,使作者从歌舞升平和淫鄙小调中走出来,写出许多“深美闳约”的作品。
张惠言自己的词就是“深美闳约”的一路,他有一组《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堪称“深美闳约”的典范,算得上有清一代最著名的词作之一。这组词是一份写给年轻人的人生忠告,以父执身份劝勉当时寄寓常州的一位叫作杨绍文的年轻人:
其一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春花开落,更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其二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其三
疏帘卷春晓,胡蝶忽飞来。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肠断江南春思,粘著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
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但莫凭栏久,重露湿苍苔。
其四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朅来 注释标题 朅(qiè)来:尔时以来。
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
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
其五
长镵白木柄,劚破一庭寒。 (注释标题 镵(chán):一种掘土工具。劚(zhú):挖、掘。
)三枝两枝生绿,位置小窗前。要使花颜四面,和着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何必兰与菊,生意总欣然。
晓来风,夜来雨,晚来烟。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便欲诛茅江上,只恐空林衰草,憔悴不堪怜。歌罢且更酌,与子绕花间。
这一组“深美闳约”的《水调歌头》在清代饱受激赏,尤其是谭献,称之为“开倚声家未有之境”。平心而论,说教性的内容最难写进词里。即便我们看不惯说教性的文学,也不得不承认,要将说教内容写得文采斐然,写成第一流的文学,至少在技术水平上会赢得内行人的无比钦佩。张惠言在这五首词里苦口婆心地劝说青年学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莫要辜负大好的青春时光,却往往出以形象化而非说理性的语言,譬如“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画出一幅美丽的幻境,或者说是一种潜心学术的胜境。当然,他毕竟还要叮咛“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这样的词,的确容易令青年学子心潮澎湃,也算得上是一种富于审美色彩的正能量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