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橐驼种树的启发
唐代柳宗元曾在寓言《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道,郭橐驼种树,技艺精湛,凡他种的树,没有一株不成活,而且枝叶茂盛,果实连年丰收。有人向他请教,他说:“这不是我有什么妙术使树木长得好,只不过是按照树的自然生长规律去栽培罢了。”同时,他还针对一些人对树木“爱之太切,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的做法,提出其后果,“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种树之道实际上也是教育之道。
种树如此,育人亦然。眼下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家长都对孩子寄予了厚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异常迫切。可是,一个孩子如何成为有用之才,是值得大家思量的。
有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落伍,便不顾及孩子的自身实际,不遵循孩子的生理规律和心理需求,硬性给孩子规定一些条条框框,想使孩子按照既定条条框框去做。譬如在孩子的双休日、节假日一厢情愿地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文化补习班、兴趣特长班等,占用了孩子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本身有兴趣还好,没有兴趣的则怨声载道,情绪低落,结果适得其反。除不知,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尚无,结果又能如何?还有的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你看某某某,人家不仅各门功课成绩优秀,舞蹈还考了几级,手风琴拉的水平也不低……”如此等等,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跟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较,试想,这样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吗?比来比去,还不是把孩子尚存的一点自信心、进取心消磨殆尽了吗?还有的家长,心甘情愿做孩子的“保姆”,孩子被照顾地无微不至,除了学习,其他像整理床铺、收拾书包等这些举手之劳的小事情都由家长代理,这样的“包办”岂不是对孩子各方面能力极大的摧残和扼杀?孩子整天读书、做题目、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很少有机会了解外面的社会,很少有机会去实践、去感悟、去思考,造成知识面窄,身心疲惫,头脑呆板,这样经过“精雕细琢”、精心培养出的“人才“又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社会需求的也是各种各样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非一定是“北大”“清华”出来的才是“人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一个不爱学习、文化课不突出的孩子,不能一锤定音硬说成没有出息。孔老夫子早就在两千多年之前就告诉我们,教育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事实也证明,同样的教育方法,用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其效果也不一样。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化教育”也向我们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我们应深思,怎样才能把学校的、家庭的、社区的、自然的、网络的、现实的教育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将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呈现给孩子,使孩子的思维变得更开阔,头脑变得更灵动,身心变得更健康?我们应该怎样既要遵循孩子的一般身心发展规律,又要照顾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立足于孩子这个教育的主体?怎样既要因势利导,又要顺其自然?
少年儿童好比花草树木,有着各自的生长需求,如果一味地要求他们生长在被强行设定的“花盆”里或者“温室”里,那么他们就可能没有了舒筋骨、展枝叶的空间,没有了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我们要力求建立一种顺应孩子天性的开放型的教育“生态环境”,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给孩子一片自由自在翱翔的天空!
育人的不如种树的--再读《种树郭橐驼传》
报载:1987年版的《红楼梦》从计划、选角前后花时近5年;让每一位入选的演员进行封闭式培训,请了红学家王昆仑、美学家王朝闻、小说家沈从文、剧作家曹禺、文艺理论家周扬、翻译家杨宪益、红学家周汝昌、蒋和森轮番进行教学、讲座。这样的待遇恐怕当今的研究生也难以享受到吧,因为现在的这些“家”们都在忙着论文、学历、职评,忙着走穴赚钱呢,而真正静下心在做学问的,却不谙世故、几近贫困,甚至保不住自己的饭碗。
网载:一群一年级新生家长群聊时担忧,才进去没几天,数学口算考试就排到第N名了,某某建了网站了,**上了报纸或电视了,谁谁的作文发表了……缺少了某一项的家长开始更加担忧了:孩子今后的学习怎么办呢?珠心算、写作班、英语、钢琴、绘画……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
超载:某地政府甚至喊出了“别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于是乎,为了有一份好的工作就得有一个好的专业,一般的大学还不行,起码得是一所好的大学;要上一所好的大学就得考上一所好的高中,进入重点高中就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大学的门;要上好的高中就得先上好的初中,好的小学,好的幼儿园。又于是乎,择校成了首先热门。似乎我今天择校就为子女的这辈子铺平了阳光道,全然后不顾自己的孩子起得比公鸡还早,睡得比母鸡还迟,活得比烤鸡还累。
我们有必要为孩子的将来这样操心吗?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他顺其自然成长的权利,按着他的想法去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享受挫折带来的痛苦,享受困难带来的焦虑,享受无知带来的困惑,我们没有权力剥夺他的天性。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让孩子尽情享受当下的幸福。“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虚无瞟缈的明天而提前给他设置这样那样的假如。
汝当不及郭橐驼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