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三十三、水浒中的女人之林娘子

(2015-09-05 15:52:45)
标签:

转载

《水浒传》中女性出场的不多,描写的女性人物,大都非娼即盗,惟林冲之妻张氏,是作者正面描写的良家妇女。林娘子初次出场是在《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人白虎堂》一节。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陪娘子及使女锦儿去岳庙烧香还愿,不料被高衙内看上并无理纠缠,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义正辞严,正气凛然。 
      林娘子出身高级军官,父亲便是御林军教头。书中没有直接描写林娘子的美貌,但花花太岁高衙内自见了林娘子,便相思不能禁,终日"没撩没乱"以至"面色清减",真是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女婵娟。后来丈夫林冲中了高俅奸计,带刀误人白虎节堂,被罚刺配沧州。
林冲临行前,在州桥下的酒店里拜别泰山老大人张教头,为了不耽误娘子青春,忍痛写下休书。
      这时只见林娘子同锦儿抱着一包衣服哭着寻到酒店,欲送丈夫上路,见了休书,百感交集,"小园昨夜春风恶,吹折江梅就地横",一时哭倒,声绝在地。林冲与岳父救得起来,"半晌方才苏醒,兀自哭不住"。
      用林冲的话讲是结缡三载"不曾有半点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可见夫妇平日是何等的夫唱妇随,琴瑟和谐。今日与丈夫生离死别,怎不令人痛断了肝肠!
      林冲上梁山后,一日,林冲见晁盖做事宽洪,疏财仗义,安顿各家老小在山,蓦然思念妻子在京师,存亡未保,遂将心腹备细诉与晁盖道:"小人自从上山之后,欲要搬取妻子上山来,因见王伦心术不定,难以过活,一向蹉跎过了,流落东京,不知死活。"晁盖道:"贤 弟,如何不去取来完聚?你快写书,便教人下山去,星夜取上山来,多少是好。"林冲当下写了一封书,叫两个身边心腹小喽哕,下山去了。
      不过两个月,小喽哕还寨,说道:"直到东京城内殿帅府前,寻到张教头家,闻说娘子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已故半载。张教头亦为犹疑,半月之前,染患身故。止剩得女使锦儿,已招赘丈夫,在家过活。访问邻里,亦是如此说。打听得真实,回来报与头领。"林冲见说了,潸然泪下,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正是:
       千秋节烈数贞娘,一死方知玉石光。老父丫头肠欲断,却教史册永留芳。据说,扈三娘被林冲生擒上山后,十分倾心于军中儒将林冲,只因林冲感念妻子其情真纯,执意不肯再论婚嫁,又碍于宋江将自己认为义妹的情面,才委委屈屈地下嫁了王矮虎。
      梁山人民一直把义军当做子弟兵高看一眼、厚待一层。坐在梁山脚下满脸风霜的老人,把梁山好汉的遗闻轶事一遍遍絮说,一代代流传下来。
      林冲婉拒马员外之女的故事是这样的:
      后寨马员外家有千顷良田,还开着绸庄和茶铺,只有一个女儿叫彩凤。那女子自幼读诗作文,琴棋书画无有不精,看到林冲一表人才,谈吐风流儒雅,又新近死了其妻张氏,心中早就对林冲十分倾慕。正巧热心的孙二娘来为林冲保媒,彩凤姑娘含羞带笑地当着父亲的面允诺了这门亲事。谁知到了林冲那里却卡了壳,林冲说此生不再论婚嫁之事。那彩凤也是只情鸟儿,竞郁郁寡欢断送了性命,林冲得知后感慨万端,自此更是心如止水,后来也不随宋江等人招安做官,径自去六工山建福寺做了和尚,伴着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了却此生。
      明嘉靖原刻本载有当朝李开先所著《林冲宝剑记》,全剧五十二出,由四百零三支曲子组成。此剧主要内容是林冲被高俅父子所害,投奔梁山的故事,内容不仅与《水浒传》有出入,甚或有的情节完全相反,主要表现在故事情节和顺序安排与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诸方面。
    《宝剑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如下:
      林冲因不满朝廷命臣蔡京、高俅、童贯、朱动四个贼臣弄权,上书圣上。结果,打狗不成反被咬,高俅在天子面前拨弄是非,颠倒黑白,反诬林冲诽谤朝廷大臣,定罪谪除巡边总旗。后来,方得张叔夜荐举,做了禁军教头,提辖军务。但林冲刚直不阿,不能缄默,又上本奏贪官污吏的丑行,被高俅反诬他"擅入节堂者斩"的罪名,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林冲妻子张贞娘在开封府击鼓鸣冤,府尹杨清奉公守法,伸张正义,但迫于压力,也仅免林冲死罪,充军沧州。高俅父子于沿途多次派人刺杀,均未得逞。在鲁智深、公孙胜、柴进等人的协助救护下,林冲安全到达梁山泊。宋江任命林冲为总领大将,出兵汴京,捉拿高俅报仇。
以上所述故事为一条主线,其副线则是:
      林冲发配离家之后,高俅之子多次到林冲家,要娶林冲之妻张贞娘,林冲之妻随之出走。使女锦儿代张贞娘过门后,也上吊自杀。在林冲带领的大军压力之下,再加上毫州太守侯蒙上书,圣上决定对梁山英雄"蒙恩诏下降",并把高俅父子解交给林冲处治。林冲下令将高俅父子"割腹剜心,碎尸万段"。圣上封宋江等人为都统,兼管军务破虏将军,林冲之妻为洛阳郡夫人,使女锦儿为义烈真姬。林冲与张贞娘夫妻团圆。
      李开先本身是明朝命官,皆因刚直而遭奸臣陷害,他在《宝剑记》中借题发挥,揭露官场的腐朽黑暗和官僚地主的不法行为,并让林冲处置了高俅父子,表达了人民的美好愿望。作者旨在通过林冲的遭遇,匡正时弊,警示世人。
      在《水浒传》成书之前,民间已经流传着许多梁山好汉的故事传说和戏剧曲艺。明元之后,以水浒人物故事编写的戏剧遍及大江南北,并有了专门的名称,叫"水浒戏"。自宋明以后,以林冲林娘子为题材的戏剧,有《林冲夜奔》、《灵宝刀》、《山神庙》、《黄河渡》等,可谓琳琅满目,层出不穷。

 

 

《水浒传》中多淫妇、荡妇,真正唯一正面歌颂、描写的贞烈女性是林冲的娘子张氏。

张氏在《水浒传》一出场时,便遭到了高衙内调戏。其时,林冲陪娘子来岳庙烧香,正好看到隔壁大相国寺里鲁智深在使禅杖,便叫娘子与女使锦儿到岳庙里还香愿,自己却看得入了神,因此而与鲁智深结义。二人正在叙谈之际,却得女使来报,娘子与人在庙中和人合口(吵嘴)了。林冲奔到庙里时,看到娘子红着脸说:“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从这句话里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林娘子是一个恪守妇道、行端言正的良家女子。这句话寥寥十多字,没有带半个脏字,须知这是林娘子在被人轻薄时候盛怒之下说的话,要按一般的人,还不破口大骂,脏话连遍了。林娘子却只把大道理来讲,而且语言不多,这说明林娘子根本就不善于和人吵架,说她和人合口都有些言重了。而且说这番话时还是红着脸。红脸,一是林娘子因怒红脸,二是林娘子因羞红脸。在林娘子看来,光天化日之下,被人调戏,也是一件丢人的事,故而红了脸。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林娘子是有很好的教养和修养的,她平时也是断不会和人吵嘴的,就是在又气又羞的情况下说出的话也是那样有涵养,有分寸。仅仅从这句话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林娘子与泼妇、荡妇无缘,她是一个性情温和,能谨守妇道的贞洁女性。

林冲放过高衙内,高衙内贼心不死,却定计叫林冲的朋友陆谦赚林冲出来吃酒,然后诱骗林娘子到陆谦家,再肆机骗奸林娘子。陆谦到林冲家,故意对林娘子说请林冲到他家喝三杯酒解闷,林冲出来时,林娘子赶到布帘下叮嘱了一句:“大哥,少饮早归。”这话是说给陆谦听的,意思是不要劝自己的丈夫多喝,让他早点回来。一片爱夫之情溢于言表,也说明二人感情很深。出来后,陆谦又说别回家去了,不如就到樊楼上喝两杯。二人喝酒之际,高衙内依计派一个叫富安的闲汉冒充陆谦的邻居跑到林家对林娘子说林冲和陆谦吃酒时,一口气不上来,便倒下了。林娘子爱夫心切,更兼陆谦来林家时说过就在自家喝酒,因此林娘子带上锦儿和富安直奔陆家。上到楼上,不见林冲,却见高衙内在楼上相候,方知中计。却得锦儿跑下楼去,寻到林冲,林冲奔至陆家,却见楼门紧闭。只听得林娘子叫道:“清平世界,如何把我良人妻子关在这里!”这和第一次受侮时的话如出一辙,再一次表明林娘子是一良家妇女。林冲大叫开门,林娘子知是丈夫来了,只顾来开门。高衙内吓得跳墙跑了。林冲问被这厮点污没有?林娘子说没有。林冲痛恨陆谦,砸了他家,并拿了一把刀要找陆谦算帐。林娘子劝他道:“我又不曾被他骗了,你休得胡做!”林冲不依,林娘子苦劝,怕他惹事,还不肯让他出门。可见,林娘子是一个息事宁人的人,这与她温和善良的性格是相符的。

高衙内得不到林娘子仍不死心,高俅又定计陷害林冲,使他误入白虎堂,被发配沧州。行前,林冲觉得自己已是犯罪之人,而娘子正值年少,怕误了娘子的青春,便狠心写下一纸休书,任从改嫁。林冲写完,正付与岳父之际,林娘子号天哭地而来。林冲见了,将休妻之意对她说了,林娘子说:“丈夫,我不曾有半点些儿点污,如何把我休了?”林冲的岳父张教头劝解说,他写归写,我是不会让你再改嫁的。这事由他放心去,他便不来时,我也安排你一世的终身盘缠费,只教你守志便了。两相比较,林冲是爱妻而教妻改嫁,张教头是爱女而教女守志。由此可见,这一家人感情是何等融洽,何等真挚。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张教头家教是很严格的,故张氏能严守妇道也是很自然的事。“好女不嫁二夫”在今天来说是有些封建残余思想,但在当时来看,还是值得称道的。林娘子当然是好女,她怎么可能再嫁二夫呢?故而她听得说,心中哽咽,又见这封书,一时哭倒,声绝于地。半天才被救醒,也自哭不住。这一幕生离死别的场景就是铁人也垂泪。我们既为林冲的有情有义而敬服,更为林娘子的贞洁刚烈而称叹。

最后的结局令人扼腕。林冲自刺配沧州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还屡遭人陷害,终至忍无可忍,逼上梁山,落草为寇。在初上梁山的那段日子,他由于受到王伦排挤,本想搬取妻子上山,因见王伦心术不定,难以过活,就把这事给耽误了,家里的情况也无从知晓。到火并王伦时,他才一吐心中闷气,想派人下山搬取家人上山。得来的消息是娘子被高太尉威逼成亲事,自缢身亡,已故半载。张教头忧虑过度,上月前也染病身故,只有女使锦儿招赘丈夫在家过活。林娘子威武不屈,以死维护自己的贞洁,在当时也称得上是一名贞烈女子,令人感佩。这也是《水浒传》中难得一见的贞妇烈女形象。

 

 

一一零、水浒中的闲汉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