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诗词往往有用谢娘字相因已久不知其何指也
余诗亦偶用之致来唐勒之疑戏占答客①
一
枙子庭前柳外墙②,
栀子树的庭前柳树外的墙,
偶然风调入篇章。 个别把林下风格写入词章。
也知散朗多情思③,
也知道俊逸爽朗多有情思,
敢著微词恼谢娘④。
岂敢言外不敬亵渎谢家娘。
【注】
①
谢娘,史上称谢娘有名者,一为晋王凝之妻谢道韫有文才,后人因称才女为“谢娘”。二为唐宰相李德裕家谢秋娘为名歌妓。后因以“谢娘”泛指歌妓。观作者所言,其称谢娘,似为后者。唐勒,於宋与同为楚王之臣。唐勒事见宋玉《讽赋》:“楚襄王时,宋玉休归。唐勒谗之於王曰:‘玉为人身体容冶,口多微词,出爱主人之女,入事大王,愿王疏之。’”此《讽赋》与宋玉另一《登徒子好色赋》,旨意相同。因此,人们怀疑登徒子即指唐勒。此即唐勒之疑。
②
作者自注:“唐彦谦《庭前佳树名栀子赋》:‘结同心,绘谢娘,无名氏,柳条金。嫩不胜,鸦青粉,墙头道蕴家。”唐彦谦,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有《鹿门集》三卷传世。
③
散朗,飘逸爽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评论谢道韫:“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情思,此指才情。谢道韫“咏絮才”为人称道,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④
微词,隐约或暗有批评的语词。谢娘,此指谢道韫。此言,一般诗词中的谢娘,不是指谢道韫。
二
兰幽雪白隔东墙①,
幽兰白雪的歌曲只隔在东墙,
何事嫌疑到桂堂②。
凭什么嫌疑牵连到贵家华堂?
风絮清才团扇曲③,
清雅咏絮才与白团扇的歌者,
莫应长合属王郎④。
不应长期混淆都嫁的是王郎。
【注】
①
幽兰白雪,古琴曲名。此代指佻达之女。语出战国楚宋玉《讽赋》:“臣尝出行,仆饥马疲,正值主人门开,主人翁出,妪又到市,独有主人女在。女欲置臣,堂上太高,堂下太卑,乃更于兰房之室,止臣其中。中有鸣琴焉,臣援而鼓之,为《幽兰》、《白雪》之曲。主人之女,翳承日之华,披翠云之裘,更被白谷之单衫,垂珠步摇,来排臣户曰:‘上客无乃饥乎?’为臣炊彫胡之饭,烹露葵之羹,来劝臣食,以其翡翠之钗,挂臣冠缨,臣不忍仰视。为臣歌曰:‘岁将暮兮日已寒,中心乱兮勿多言。’臣复援琴而鼓之,为《秋竹》《积雪》之曲,主人之女又为臣歌曰:‘内怵惕兮徂玉床,横自陈兮君之傍。君不御兮妾谁怨,日将至兮下黄泉。’玉曰:‘吾宁杀人之父,孤人之子,诚不忍爱主人之女。’”东墙,此指美貌女子。语出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②
桂堂,指官宦贵族人家。唐许浑《赠柳璟冯陶二校书》诗:“桂堂同日盛,芸阁间年荣。”此句言,轻佻的语句不应与谢道韫这样世家出身的女子相联系。
③
风絮清才,见本题第一首诗注。团扇曲,晋王珉妾谢芳姿所咏之诗。《乐府诗集》卷四十五《团扇郎》题解引《古今乐灵》:“《团扇郎》歌者,晋中书令王珉,捉白团扇。与嫂婢谢芳姿有爱,情好甚笃。嫂捶挞婢过苦,王东亭闻而止之,芳姿素善歌。嫂令歌一曲,当赦之。应声歌曰:‘白团扇,辛苦五流连,是郎眼所见。’珉闻更问之:‘汝歌何遗?’芳姿即改云:‘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
④
长合,长期混淆起来。王郎,此指谢道韫所嫁王凝之,非谢芳姿所属意之王珉。
残妆
窗光映日来侵面, 又寻找幽香花朵在带露花边。
衣影翔风欲拍肩③。
窗户透过日光照射在娇脸上,
艳鬓泽同新沐夜, 风吹衣裙衣影像要爬到双肩。
羞颜頳似未笄年④。
娇艳鬓角光鲜得如夜里新洗,
残妆最是难看见⑤,
颜面羞涩得好似还未到成年。
缓住梳头一细怜⑥。
睡醒的残妆最是人难以看见,
又寻幽朵露丛边②。
停住梳头好一一地仔细爱怜。
【注】
①
篸花,插花。
②
隐藏不易见的花朵。
③
翔风,此指乘风飞舞。
④
未筓年,不到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
⑤
作者自注:“第七句,原作‘残妆更较严妆好’,似为明稳。然鄙意不尽于此,故改今句。”
⑥
缓住,止住,停下慢些。
未狂社诸君效剑南体①
狂心难按是今年②,
狂狷的心情难以按捺是今年,
花市湖堤早著鞭③。
花市和湖堤早早就骑马扬鞭。
笑倩客扶桃叶醉④,
桃叶喝醉笑请我这客人来扶,
喜听人骂柘枝颠⑤。
柘枝喜欢听人笑骂装疯卖颠。
神仙枉被浮名误⑥,
神仙枉然被不实的浮名耽误,
宰相何妨曲子传⑦。
宰相何妨作个曲子坊间流传。
圣代独能容放荡⑧, 圣明朝代自能宽容放荡之人,
醉侯汤沐不教镌⑨。
酒徒享受的俸禄不给他削减。
【注】
①
未狂社,王次回与友人结成的诗社名字。剑南体,宋著名诗人陆游擅长七言律诗,风格豪放而闲散。
②
狂心,强烈的愿望。唐白居易《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诗:“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③
早著鞭,即先鞭,占先之意。语出南朝宋刘义庆
《世语新语·赏誉》:“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箸鞭耳!’”
④
桃叶,晋王献之爱妾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桃叶歌》郭茂倩解题引《古今乐录》:“桃叶,子敬妾名,……子敬,献之字也。”此泛指歌妓。
⑤
柘枝颠,谓酷爱柘枝舞者。指宋寇准。宋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寇莱公好柘枝舞,会客必舞柘枝,每舞必尽日,时谓之‘柘枝颠’。”柘枝舞,唐代西北民族舞蹈。自西域石国(今苏联中亚塔什干一带)传来。最初为女子独舞,舞姿矫健,节奏多变,大多以鼓伴奏。
⑥
此句言不要追求神仙虚无的浮名,被其所误。唐梁鍠《赠李中华》:“莫向嵩山去,神仙多误人。不如朝魏阙,天子重贤臣。”宋陆游《视东皋归小酌》:“少年误计慕浮名,更事方知外物轻。”
⑦
宰相曲子,即曲子相公,五代晋相和凝的绰号。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晋相和凝,少年时好为曲子词,布於汴洛。洎入相,专託人收拾焚毁不暇。然相国厚重有德,终为艷词玷之。契丹入夷门,号为‘曲子相公’。”相公,旧时对宰相的敬称。《文选·王粲〈从军诗〉之一》:“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李善注:“曹操为丞相,故曰相公也。”
⑧
醉侯,对好酒善饮者的美称。唐皮日休《夏景冲淡偶然作》诗之二:“他年謁帝言何事,请赠刘伶作醉侯。”汤沐,即汤沐邑。周代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礼记·王制》:“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於天子之县内。”后为收取赋税的私邑。此处借为朝廷俸禄。镌,降级、削职。作者自注:“今天子更化,昔时冒滥者,多所削斥。明旨中往往用镌字,新丽典贵,赫濯王言。”冒滥,不合格而滥予任用。《新唐书·鄂王瑶传》:“选任冒滥,时不以为荣。”赫濯,威严显赫。王言,君王的言语、诏诰。《书·咸有一德》:“大哉王言。”
可叹
双屧千金百万钗①,
千金的双鞋百万金的发钗,
也须天与画眉才②。
也要老天赐予个画眉人才。
能知细腻风光处,
能懂得欣赏细腻光彩所在,
恰羡顽痴福分来。 恰好羡慕痴顽的福分到来。
浴态岂宜燃烛看,
浴后姿态怎适宜燃烛观看,
笑颜宁为裂缯开③。
笑颜岂能为听裂帛声绽开。
荆王梦境模糊甚,
楚王的云雨梦境记忆模糊,
却著词臣仔细猜④。 却叫他词臣仔细想象瞎猜。
【注】
①
屧,木底鞋,泛指鞋。
②
画眉才,画眉的人才。指汉张敞类懂得风流的人物。《汉书·张敞传》:“ 敞 无威仪……又为妇画眉, 长安 中传 张京兆 眉憮。有司以奏 敞 。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於画眉者。’”
③
裂缯笑,典出晋黄辅谧《帝王世纪》:“末喜好闻裂缯之声而笑,桀为发缯裂之,以顺适其意。”
④
荆王,楚王。此指楚襄王之先王。词臣,指宋玉,曾作传说中楚王与巫山神女恋爱故事的《高唐赋序》、《神女赋序》。此诗
空屋①
秋屋凝尘暗簟纹②,
秋日屋中灰尘蒙住竹席席纹,
冷风萧瑟动灵裙③。
萧瑟的冷风摇动着灵旗旗裙。
床头剩药求医卖,
床头剩下的药物求医生拿去,
箧底遗香任婢分④。
箱底的遗香任由婢女们来分。
痛定更思贫妇叹⑤,
痛定之后更想起贫妇的悲叹,
才荒犹阙奠妻文。 才能荒疏还缺少悼亡的祭文。
凄凉欲就魂筵醉,
凄凉的处境要就这灵筵沉醉,
把酒相呼泪雨纷。
把酒呼唤亡妻泪如雨落纷纷。
【注】
①
作者自注:“元微之诗有‘朝辞空屋去’。”查元稹有《空屋题》诗,有句为“朝从空屋里,骑马入空台。”
②
凝尘,灰尘堆积。簟纹,席纹。南朝梁简文帝《咏内人昼眠》:“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③
灵裙,丧灵上的逝去之人穿过的衣裙。
④
此句化用分香典故。曹操造铜雀台
,临终时吩咐诸妾:“汝等时时登铜雀臺,望吾西陵墓田。”又云:“餘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见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序。
⑤
贫妇,指王次回妻指贺氏。
九月初八出门日别妇柩作①
此行谁更问归期,
此次出行更有谁来问我归期,
十载穷栖耐别离②。
十年来贫居生活忍惯了别离。
脱钏为供宾客醉③,
脱下手镯为供客人博个一醉,
寄书不作女儿悲④。
寄来书信不作女儿态的悲凄。
豪场志业终迟就⑤,
建功立业终是壮志迟迟相就,
病榻羸姿已莫支⑥。 病榻上瘦弱身体已不能支持。
悔不闭门同井臼⑦,
后悔没能闭门共同操持家务,
一生青案对元眉⑧。
一生青玉案前对着青青蛾眉。
【注】
①
从诗题可见王次回重九前一日有出行。
②
十载,王贺夫妇共同生活十余年。穷栖,困苦地生活。唐杜甫《无家别》诗:“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③
脱钏供醉,犹金钗换酒。语本唐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一:“顾我无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④
此言不作儿女情态。唐韩愈《北极一首赠李观》诗:“无为儿女态,憔悴悲贱贫。”
⑤
豪场,英豪建功立业之所。志业,志向与事业。南朝梁沈约《临川王子晋南康侯子恪迁授诏》:“门下侍中临川王子晋,志业清敏,器尚夷通。”
⑥
羸姿,瘦弱身体。
⑦
井臼,汲水舂米,泛指操持家务。汉刘向《列女传·周南之妻》:“亲操井臼,不择妻而娶。”
⑧
青案,青玉案,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名贵的食用器具。《文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刘良注:“玉案,美器,可以致食。”一说为青玉案几。见李善注。元眉,应为“玄眉”,青眉,黑眉。当是诗集出时,为避清帝康熙玄烨讳。三国魏曹植《七启》:“玄眉弛兮铅华落,收乱髮兮拂兰泽。”
泊舟晚兴①
一
蓬窗灯火听秋霖②,
守着篷窗灯火听着秋雨霖霖,
脱帽搔头懒复簪。 脱帽挠着头皮懒得再别上簪。
衰病渐成因酒渴,
就因衰弱疾病渐渐酒后口渴,
闲心难断只书淫③。 这闲心难断的只剩诗痴书淫。
桃根翦烛纤纤手④,
桃根剪烛的那双纤纤的玉手,
小玉添香瑟瑟衾⑤。
小玉添香的暖暖的绿色被衾。
此味近来残嚼蜡⑥, 这一种滋味近来是味同嚼蜡,
不妨为客自萧森。
不妨做个客人独自情意消沉。
【注】
①
晚兴,天晚之兴致。唐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一:“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②
篷窗,船窗。宋张元干《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作》词:“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
③
书淫,旧时称嗜书成癖,好学不倦的人。《北堂书钞》卷九七引晋皇甫谧《玄晏春秋》:“余学或兼夜不寐,或临食忘餐,或不觉日夕,方之好色,号余曰书淫。”
④
桃根,晋王献之爱妾桃叶之妹。
⑤
小玉,神话中仙人侍女名。唐白居易《长恨歌》:“金闕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瑟瑟,碧绿色。
⑥
此味,指五六二句所描写的风味。嚼蜡,比喻无味。《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於横陈时,味如嚼蜡。”宋王安石《示董伯懿》诗:“嚼蜡已能忘世味,画脂那更惜时名。”
⑦
萧森,阴森。宋芮烨《罗浮宝积寺》:“木落天寒山气沈,年华客意共萧森。”
二
烟林晚泊惬幽心①,
晚泊烟笼的树林适合幽独的心,
况有沿堤络纬音②。
何况还有沿岸的络纬鸣叫如吟。
溪雨送凉来枕簟,
溪边的秋雨送来凉意到枕席边,
瓶花横影到衣襟。
瓶中的花影横斜地印到我衣襟。
烧残败叶茶初沸③,
烧尽了落叶才把茶水刚刚煮沸,
病倒羸童酒自斟④。
病倒了瘦弱童仆自己倒酒来斟。
潘岳遇秋多感慨⑤,
潘岳每每遇到秋天就感慨多多,
不堪重写悼亡吟⑥。 哪能忍受重写悼亡诗痛苦歌吟。
【注】
①
幽心,幽僻居住之心。南朝梁江淹《惜晚春应刘秘书》诗:“烟景抱空意,蘅杜缀幽心。”
②
络纬,虫名。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名。唐李白《长相思》诗:“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簞色寒。”
③
宋徐照《山中》:“扫叶烧茶鼎,标题记药瓶。”
④
羸童,瘦弱童仆。唐姚合《寄王度居士》:“瘦马寒来死,羸童饿得痴。”
⑤
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作有《秋兴赋》云:“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野有归燕,隰有翔隼。游氛朝兴,槁叶夕殒。”此以潘岳自比。
⑥
悼亡吟,潘岳作有《悼亡诗三首》。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悼伤潘岳重,树立马迁轻。”
遗恨
返魂续命亦人谋①,
返魂香与续命汤也是人的筹谋,
蹭蹬终令误死休②。
人生艰难终使你耽误至死方休。
忍病尚防儿辈觉,
忍着病痛还堤防儿辈们能察觉。
耐贫应虑老亲忧。 耐着贫穷应考虑年老亲人担忧。
参苓价迥多难继③,
人参和茯苓价高难以继续服用,
丝絮年凶亦未周④。 布帛和棉絮凶年也是准备不周。
更有一端遗恨在, 更有一件遗憾一直盘旋在心头,
不申禳祷戒屠牛⑤。
不要求祭神祈祷告诫禁止杀牛。
【注】
①
返魂,指返魂香或返生香。传说中能令死人复活的一种香。《太平御览》卷九五二引《十洲记》:“聚窟洲中,申未地上,有大树,与枫木相似,而华叶香闻数百里,名为返魂树。於玉釜中煮取汁,如黑粘,名之为返生香。香气闻数百里,死尸在地,闻气乃活。”续命,指续命汤,指能延续寿命的汤药。《艺文类聚》卷八七引《三十六国春秋》:“(晋﹞安帝元年,卢循为广州刺史,循遗(刘)裕‘益智粽’,裕乃答以‘续命汤’。”
②
蹭蹬,艰难,过失。唐杜甫《上水遣怀》诗:“蹭蹬多拙为,安得不皓首。”
③
参苓,人参与茯苓,均滋补健身良药。价迥,价高。
④
丝絮,衣物。年凶,凶年。
⑤
不申,不要求。禳祷,祭神以消灾祈福。戒屠牛,禁止杀牛。
客中苦寒作
一
更简家书反覆看,
再次捡起家书反复地细看,
了无人问客边寒。 全无人问起我作客的苦寒。
去年尚有尫羸妇①,
去年还有瘦弱的家中妻子,
裹寄裙襦一两端②。
邮寄包裹衣物寄了一两件。
【注】
①
尫羸,瘦弱。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世有尩羸而寿考,亦有盛壮而暴亡。”
②
裙襦,裙子与短袄。此泛指衣物。《庄子·外物》:“未解裙襦,口中有珠。”一两端,一两种。《荀子·正论》:“而圣王之分,荣辱是也。是有两端矣:有义荣者,有埶荣者,有义辱者,有埶辱者。”
二
客被何人为著绵①,
作客的被褥何人能来给添绵,
敌寒沽酒已无钱②。
抵御寒冷买酒都已经没有钱。
虽然困顿归犹懒,
虽然生计困苦还是懒得归去,
未必家园胜客边。
未必家乡那边胜过客乡这边。
【注】
①
著绵,装上丝绵,为保暖。唐开元宫人《袍中诗》:“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
②
敌寒,抵御寒冷。此指沽酒以抵御寒冷。宋陆游《昼坐》:“早春风雨暗江干,羔酒狐裘不敌寒。”
宾于席上徐霞话旧①
重见徐娘未老时②,
再次看见徐娘还是未老之时,
蕙兰心性玉风姿③。
蕙兰似的心性美玉般的风姿。
不忘杜牧寻春约④,
还未忘记杜牧般的寻春约定,
犹诵元稹记事诗⑤。
还背诵着元稹似的记事歌诗。
时世妆梳浓淡改⑥,
时尚的妆束已有浓淡的改变,
儿郎情境浅深知⑦。 熟知了男儿深深浅浅的心思。
栖鸾会上桐花树⑧, 鸾凤栖息应飞上梧桐的花树,
俊眼详看一稳枝⑨。 细看你好眼力稳稳栖在一枝。
【注】
①
宾于,王次回友人。徐霞,当为歌妓,是王次回旧日相识。
②
徐娘,南朝梁元帝妃徐昭佩。《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因用以称尚有风韵的中、老年妇女。此指徐霞。
③
蕙兰,喻芳洁纯美。多指女子。元本高明《琵琶记·牛相教女》:“杏脸桃腮,又当有松筠节操,蕙兰襟怀。”玉风姿,亦作玉姿。美好的仪态。唐王无竞《凤台曲》:“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
④
作者自注:“虞元静。”不详。杜牧寻春约,据晚唐高彦休《唐阙史》卷上,杜牧早年游湖州时,见一十多岁少女,长得极美,就与她母亲约定:等我十年,不来再嫁。十四年后杜牧果然当了湖州刺史,但那女子已经嫁人生子了。杜牧怅然写诗:“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后人题为《怅诗》。此以杜牧拟虞元静,而能不忘旧约。当是指虞元静与徐霞旧有“寻春”之约。
⑤
作者自注:“端己、弢吾。”元稹记事诗,当是指端己与弢吾诵读元稹的《襄阳为卢窦纪事》。诗为艳诗,如下:“(一)帝下真符召玉真,偶逢游女暂相亲。素书三卷留为赠,从向人间说向人。(二)风弄花枝月照阶,醉和春睡倚香怀。依稀似觉双环动,潜被萧郎卸玉钗。(三)莺声撩乱曙灯残,暗觅金钗动晓寒。犹带春酲懒相送,樱桃花下隔帘看。(四)琉璃波面月笼烟,暂逐萧郎走上天。今日归时最肠断,回江还是夜来船。(五)花枝临水复临堤,闲照江流亦照泥。千万春风好抬举,夜来曾有凤凰栖。”此处指端己、弢吾写的诗篇。
⑥
时世妆,入时或时髦的装饰打扮。唐白居易《时世妆》诗:“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⑦
儿郎,青年,小伙子。南朝陈徐陵《乌栖曲》之一:“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復熏香。”浅深,深厚。宋苏舜钦《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自尔家事细微,必为賙给,使举族免於流转,得专孝思,其为惠浅深,以此可见。”
⑧
会上,应上。此句用《庄子•秋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鹓雏,即鸾凤。梧桐,即桐花树。
⑨
俊眼,高明眼力。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欲待对官人説个明降,又恐怕肉身人道我荒唐,不俊眼的襄王对面儿犹疑梦想。”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又为宾于道意中语
朝霞和雪蜃窗明①,
雪上朝霞把贝壳的窗纸映得通明,
的的容辉称小名②。
容貌光鲜称得起霞儿雪儿的小名。
瘦燕本来肤肉暖③,
清瘦的赵飞燕本来也是肌肤温暖,
肥环元是骨躯轻④。
丰腴的杨玉环原本就是骨骼轻盈。
语时细领幽兰气⑤,
说话时带出细细的一缕幽兰气息,
曲罢犹疑脆管声⑥。
歌唱罢还怀疑是那清脆的管乐声。
仙质未宜金屋贮⑦,
神仙似的气质不宜于金屋里藏娇,
绿梅花下著卿卿。 要放在绿梅花的树下来亲卿爱卿。
【注】
①
蜃窗,大蛤壳磨薄后镶嵌以透明的窗子。
②
的的,光亮、鲜明貌。唐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村浦》诗:“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小名,当指徐霞小名。揣摩首句,可能为“雪儿”,以与“徐霞”之名相和。
③
瘦燕,汉成帝赵皇后,此指纤瘦女子。《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学歌舞,号曰‘飞燕’。”
④
肥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体胖而貌美,因以“环肥”指体态丰满的美女。
⑤
细领,隐隐带出,引出。
⑥
脆管,笛的别称。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清絃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⑦
金屋,华屋。语出《汉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餘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於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炉节江边燕集①
唤得秋娘渡口船②,
唤来了渡口船女秋娘的游船,
竹西歌吹傍江烟③。 竹西亭的歌吹傍着江上晚烟。
欹斜帽影调鹦夜④,
斜戴着帽子调教鹦鹉的月夜,
清脆铃声放鸽天⑤。
清脆的铃声放飞鸽子的青天。
香饼暖烘桃叶袖⑥, 小香饼暖烘烘裹在桃叶袖中,
墨花狂污薛涛笺⑦。
乱墨花狂飞舞玷污薛涛诗笺。
青舟莫负开炉节, 青舟游赏不要辜负了开炉节,
绣被浓熏一夕前。
绣被浓香好好熏它在一晚前。
【注】
①
作者自注:“宋时宫掖以十月朔日始设火炉,谓之炉节。宫中排富甚盛。贵游戚畹,亦咸有燕集于其家院。”
②
秋娘,唐代歌妓女伶的通称。唐白居易《琵琶引》:“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此处当指船娘。
③
竹西歌吹,唐杜牧有《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后人因于其处筑竹西亭,又名歌吹亭,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北。
④
调鹦,调教鹦鹉学语。唐冯延巳《虞美人》词:“玉钩弯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
⑤
铃声,当指鸽铃声。宋黎廷瑞《东湖诗十首》:“五陵年少无聊赖,几阵风铃放鸽飞。”
⑥
香饼,指用香料制成的小饼,可以佩带,也可以焚烧。元魏初《浣溪沙》:“琴丝香饼伴生涯。”桃叶,晋王献之爱妾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桃叶歌》郭茂倩解题引《古今乐录》:“桃叶,子敬妾名……子敬,献之字也。”
⑦
薛涛笺,笺纸名。唐女诗人薛涛,晚年寓居成都浣花溪,自制深红小彩笺写诗,时人称为“薛涛笺”。
短别纪言
一
隔晨不见便凄凄,
隔天早晨看不见就心情悲戚,
禁得抛辞一月啼? 禁受得抛开一个月哭哭啼啼?
暗想个人相伫惯①,
暗地里想那个人等得已习惯,
绣裙时复到屏西②。
绣花裙时时张望来到屏风西。
【注】
①
相伫,相等待。
②
屏西,屏风西侧。明徐渭《杨妃春睡图》:“欲呼与语不得起,走向屏西打鹦鹉。”
二
寻常意绪任郎猜,
平常时的情绪如何任你来猜,
肯信全无笑口开①? 可能相信全无一点喜笑颜开?
今夕客窗孤烛畔,
今晚在你作客窗前孤灯之畔,
取侬情味细尝来②。
把我的愁情滋味细细地尝来。
【注】
①
肯信,岂信。唐杜甫《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
②
情味,情感滋味。宋欧阳修《鹊桥仙》词:“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
三
拖住征衫泪脸偎①,
扯住出行衣衫泪脸儿相偎,
布帆无奈晚风催。
无奈布帆的船儿晚风相催。
谁言暂别休悲怆, 是谁说暂时分别不要悲伤,
薄命能消暂几回②。
薄命人能禁受得暂时几回!
【注】
①
征衫,旅人之衣。宋楼钥《水涨乘小舟》诗:“一番冻雨洗郊丘,冷逼征衫四月秋。”
②
薄命,命运不好;福分差。《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妾薄命,端遇竟寧前。”消,消受,享用。唐白居易《哭从弟诗》:“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
四
为郎愁绝为郎痴,
为你愁死了又为你痴死,
更怕郎愁不遣知①。
更害怕你忧愁不让我知。
叮嘱寄书人说向,
叮嘱寄信的人要向你说,
玉儿欢笑似平时②。
玉儿欢欢笑笑就像平时。
【注】
①
不遣,不让,不使。《太平广记》卷二二二引《命定录·梁十二》:“无言恨云:忘却他,不遣家内知。”
②
玉儿,人名。南齐东昏侯潘淑妃之小字。东昏侯败,同死。唐陆龟蒙《小名录》:“东昏侯潘淑妃小字玉儿。” 泛指美人。宋毛滂《蝶恋花·戊寅秋寒秀亭观梅》词:“唤起玉儿娇睡觉,半山残月南枝晓。”
去信匆匆趁早船,
匆匆地寄去书信赶着早船,
奈无针指寄郎边①。
怎奈没有衣物寄到你南边。
亲封几叶秋茶去②,
亲自包了一些秋茶来捎去,
好试南泠第一泉③。 好冲茶试试那南泠第一泉。
【注】
①
针指,针线活。唐鲍溶《九日与友人登高》诗:“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梦泪嬋娟。”此处指亲手缝制的衣物。
②
秋茶,茶可分为春茶、夏茶与秋茶。古人有云:“春茶苦,夏菜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
③
南泠,镇江金山中泠泉,宋陆羽评为“天下第一泉”。因泉在金山西南,又称“南泠泉”。
六
劳生无地不愁叹①,
劳累人生在那里都是长吁短叹,
酒薄江城客被寒②。 江城酒味寡淡难挡这客被冰寒。
忆是那娘怜爱处③,
回忆起那女娘关心爱惜的好处,
天涯犹为强加餐。
远在天涯要为她努力进食加餐。
【注】
①
劳生,《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后以“劳生”指辛苦劳累的生活。
②
酒薄,酒味、酒力不大。唐白居易《江南春》:“街前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消不得。”
③
娘,此指年轻女子。唐杜牧自:《偶呈郑先辈》:“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乔家那窈娘?”
七
临行记得语依依,
记得临行时的话语情意依依,
莫昵杯觞莫睡迟①。
不要迷恋饮酒不要睡得太迟。
幸是不曾消费尽②,
幸亏不曾把这身体消磨殆尽,
谨持元样付还伊③。
亲把这原来摸样一一交还你。
【注】
①
昵,亲,爱。此指沉溺。
②
消费,消磨,磨损。宋范成大《万眼罗》:“等闲三夕看,消费一年忙!”
③
元样,即“原样”。此指原来的形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