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一种生命可以被辜负

(2022-12-08 16:56:17)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五言绝句名为《苔》,是清代性灵派代表作家袁枚所作。诗的表层意思是在春天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苔却展现出蓬勃生机,苔花虽然很小,但也学着牡丹灿然怒放。这不被外界重视但依然怒发的生命,为这个世界涂抹上一片亮色。即便再卑微的生命,都有其存在价值。世俗之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它们无团花簇锦,但活得真实单纯。此处之苔,是广义所指,而非狭义认知。狭义的苔是最低等的高等植物,它是不开花的。而杜牧中开花的“苔”当属泛指露头阴暗地方生长的类苔类植物。这也导致“苔”脱实向虚,是那些野外生长的不被普通人关注的植物的统称。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咏梅的五言绝句,宋代王安石所作。在光线不明朗的墙角地带,单凭肉眼,二者难以区分。但雪与梅形似而本质不同,梅花傲寒,历经万般苦难,在最寒冷季节怒然开放,并且香气四溢,得到人们的追捧。梅与雪相较,“暗香”远播,沁人心脾。“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即便在月光晦暗的夜晚,“暗香浮动”依然是其与生俱来的独特品质。陆游的而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梅花化为尘土,但“香如故”,颇有种竹毁而节不亏的味道,性格特立独行,可窥一斑。

每种生命都有神性的光辉。就如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是在很多时候,人类判定的标准往往只是特定环境中加以认知与评判,然后深深打上人类自有认识的烙印。而这种烙印,大多带有偏见与误解。将自身主观意识凌驾于特定生命之上,展示自身生杀予夺的“才华”,并自以为是。其实人类生命与其他许多生命者重度关联。坐井观天的典故,长时间生活在井底的青蛙,望着井上面圆圆的天空,认为天空也只有井口那大,而受到人们的嘲弄。如果人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知井底之蛙的功用,可能会产生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也慨叹古人智慧绝伦。井中的青蛙不是无缘无故进去的,古人为了验证井水是否符合人类饮用,将乌龟与青蛙等水生生物设放井中,让他们在井中安家。如果这两类生命能正常存活,那表明这井水适合人类饮用。如果有一天突然发生变故死亡,就会引人们的警觉,要再验水质,看是否还能供人类正常饮用。如果认知到这点,我们还会嘲井底之蛙与井底之龟吗?

作为万物之灵长,人类应当关注并发掘每种人生命的可贵之处,此乃人性精神发展之必然。 我们的祖先是沿此从茹毛饮血走向现代文明。如从狐死首丘、胡马依北风行为中,读出了故土情怀。从乌鸦反哺与羊羔跪乳中悟到人生不忘来路的孝悌之爱。从动物舐犊行为格出母子亲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自然万物被承载人类情感,与人同被赋予了神性光辉。人性幸甚,万物幸甚!

2022128日完成于办公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