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lf |
分类: 金融 |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4年第72期
9月16日晚间,市场传出重磅消息:央行当天通知五大银行,将向五大银行提供5000亿SLF,每家各1000亿,期限为3个月;性质类同基础货币的投放,相当于一次全面降准的规模。传言称“今晚国泰君安、国信等数家机构证实传闻属实。”,但17日,央行新闻处却回应称”有消息会及时通知“,而五大银行中有3家银行的新闻部门则表示,“不清楚此事”。
至此,事态陡然变得模糊起来。
券商坚持定向宽松
表1、2014年6月末五大行资产规模
单位:亿元
证券简称 |
工商银行 |
农业银行 |
中国银行 |
建设银行 |
交通银行 |
资产总计 |
203,037 |
160,066 |
154,691 |
163,998 |
62,839 |
小贴士:SLF
SLF(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即常备借贷便利,是央行在2013年创设的流动性调节工具,主要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是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以及优质信贷资产等。它与SLO一起构建短端利率走廊。
5000亿SLF不可信
从央行发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6月银行间市场爆发“钱荒”,央行首度向市场投放SLF,当月SLF余额4160亿元,此后SLF余额持续回落;2013年底、2014年初,市场虽然再度爆发“钱荒”,但SLF余额并没有大幅上升,2014年1月SLF余额2900亿元、较2013年底仅增加1900亿元,2014年2月SLF余额回落至700亿元,此后各月SLF余额一直为0。
表2、常备借贷便利(SLF)创设以来各月底余额
单位:亿元
日期 |
2013-06 |
2013-07 |
2013-08 |
2013-09 |
2013-10 |
2013-11 |
2013-12 |
2014-01 |
2014-02 |
SLF余额 |
4,160 |
3,960 |
4,100 |
3,860 |
3,010 |
2,610 |
1,000 |
2,900 |
700 |
2013年6月和2013年底,银行间市场曾先后爆发两轮“钱荒”,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SHIBOR)隔夜拆借利率曾高达13%以上,SHIBOR一个月利率曾高达9%以上;在此期间,SLF的峰值也仅为4160亿元。
今年以来,SHIBOR利率已出现显著回落:9月16日,SHIBOR隔夜拆借利率为2.853%,SHIBOR一个月利率为4.014%。在当前市场状况下,央行一次性向五大行投放5000亿元SLF,似乎缺乏必要性。
虽然近期经济数据欠佳,但近期中央政府高层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不靠“强刺激”,要靠强改革,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央行一次性释放5000亿SLF,发放金额居然高于2013年“钱荒”时期的SLF峰值,似乎也与政策基调背道而驰。
图:13年以来SHIBOR利率走势图(%)
个人认为,考虑到近期银监会出台存款偏离度监管指标,为了对冲这一监管指标出台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央行有可能向部分全国性银行投放SLF,但实际规模可能远低于5000亿元的水平。